了解一点罗马历史的人都应该听说过一个观点,罗马的衰败是他们滥用铅以致于全民出现铅中毒导致的。在古罗马时期,罗马的铅开采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从西班牙到希腊,再到欧洲边缘的英国,到处都遍布着罗马的铅矿矿场和冶炼场,而在罗马帝国内,从居民的各种生活用品如锅碗瓢盆到公共设施输水管道等也都是用铅打造的。在一个不知道铅中毒危害的年代中,人们看到这些联想到的只有繁荣昌盛。
不过,如果罗马人对于铅的使用仅限于以上这些场景,那危害本来也不算很大。因为铅的化学性质与铁不一样,铁是一种生锈之后锈斑会很快脱落以致于如果不好好保养,整块铁都可能会锈蚀得连渣都不剩,而铅则不同,铅的化学性质与铝类似,在发生氧化之后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铅覆盖在金属铅表面,这层氧化铅可以充当保护膜阻止铅的进一步氧化锈蚀。
其实,真正让罗马人在铅中毒这条道上一路走到黑而回不了头的其实是一种名叫醋酸铅的甜味剂。因为在古罗马时期,甘蔗还没有传入欧洲,而且就算甘蔗已经传入欧洲,以欧洲的地理条件也种植不了,所以当时人们获取甜味的途径非常有限,仅限于蜂蜜等稀缺天然甜品。
不过,突然有一天,上天给罗马人打开了一个快捷获取甜味剂的途径。当铅质器皿已经在罗马普及之后,人们使用铅质器皿存储已经变得不可避免。慢慢地,罗马人发现使用铅质器皿保存的葡萄酒不仅保质期变得更长了,而且用铅质器皿长时间保存的葡萄酒还变得更加甘甜。到后来,罗马人还发现,将未发酵的葡萄汁在铅壶内煮沸,还能得到了一种浓缩的糖浆。作为便宜又好制作的甜味剂,这种糖浆很快受到人们喜爱。再后来,聪明的罗马人还找到了一种提纯技术,能将糖浆中的甜味成分提纯结晶分离出来,这就是醋酸铅晶体。自此,罗马人就可以将醋酸铅当做食盐或者砂糖一般生产出来,而生产出来的具有甜味的醋酸铅晶体则被称为“铅糖”。
从此之后,铅糖便在罗马大行其道,只要足够有钱,罗马人可以在任何食品中添加铅糖。在古罗马阿皮基乌斯的烹饪书籍《论烹饪》中,就有五分之一的酱料都是用糖浆形式的铅糖调制出来的。不过,如果要说铅糖使用最广泛的领域,那非葡萄酒行业莫属了一方面让红酒变得更香甜,一方面作为发酵抑制剂和杀真菌剂使用。
罗马作家盖乌斯·普林尼·塞扎都斯即便已经意识到铅对人体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他曾在《自然史》中提到了从铅炉中喷出的有毒烟雾,还提到含铅的糖浆sapa能诱发堕胎,但他还是在书中写道:“真正的不加(铅)糖的葡萄酒对于贵族而言也成为有价无市的奢侈品!”可见罗马人对用铅糖调制出来的葡萄酒是有多么的喜爱。
据学者估算,罗马帝国在其巅峰时期,每年可能需要使用8万吨铅。在公元一至二世纪的两百年间,铅的年使用量高达人均4千克。调研人员按照流传下来的sapa配方制作出来的成品中测出的铅含量约为每升700-1000毫克,而一名富裕的罗马公民每天会喝一到两升的葡萄酒。专家估算,一名古罗马成年男子的50%-60%的铅摄入量来自加了铅糖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