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未来医生最核心的变化是工作从线下迁移到线上

2017年8月25日,亿欧在北京双井富力万丽酒店举办“破壁·融合 2017中国大健康产业升级峰会”,围绕大健康产业的四大升级,与诸多医疗行业领袖、从业人士和行业关注者一同探讨如何用新技术、新理念赋能大健康行业。

活动现场,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以“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题做了演讲。

王航,AI,自动驾驶,线上诊疗

【王航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好!今天,我们还是要讲讲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回顾一下行业走过的关键路径。好大夫在线在行业里走过十一年历程,我们自身的发展经历也体现出了行业发展的一些关键点。

第一件事,互联网医疗行业刚刚起步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希望让患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医生,所以我们第一个产品的想法就是借助其他患者的看病经验,帮助新患者选择一个靠谱的大夫。于是,我们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医生口碑平台,一个医疗行业大众点评网。只不过大众点评网是点评餐馆的排行榜,而我们是把其他患者的看病经验放在互联网上。

这是我们当时的设想,也是很多患者想得到的信息。所以这第一点我们做得比较牢固。

当患者在平台上聚集起来,医生也开始关注网上的群体,医生和患者就开始了在这个平台上的互动。但我们发现医患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交朋友、聊天,而是患者向医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咨询自己的疾病能怎么办;同时,医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回答。这就是早期的医患互动。

后来,我们发现想要把这种医患互动做好,这背后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医生们都想看自己感兴趣的病人;而患者们都想找到最好的医生,哪怕自己只是感冒发烧。医患双方需求的差距导致所有人都想找一个好大夫,有好大夫的地方都拥挤不堪。如果我们不想重蹈三甲医院门诊量爆满的覆辙,只能在线上做好分诊。

好大夫背后有一套强大的分诊体系,因此,很多大牌医生觉得我们分过去的病人非常精准,都是他感兴趣的病例、甚至符合医学研究的病例,吸引着他们在互联网上活跃起来。后来,我们增加了另外一个关注领域——长期病、慢性病的管理,这又是一个新的、代表未来十年、二十年发展方向的大领域。

2013-2014年整个互联网开始移动化,移动互联网为互联网医疗带来春天的景象,用户规模从一亿扩展到七亿,让整个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大。

分享一下我们平台的一些简单数据,这11年来我们已经深度服务过的患者超过3600万,就是上传病例和医生之间有过服务关系的患者数量;我们每天的服务量是20万次;共有16万实名认证的医生和患者交流。这些数字的关键在于我们借助着互联网这个先进的工具,与医疗行业相结合,从而抓住了巨大的行业机会。

协和医院有54%的医生都在好大夫上活跃。比如著名心律失常方面的专家、安贞医院的马长生教授,他的个人网站每天的访问量达4000多人,比他的门诊接诊量要高出百倍。这都是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要想了解未来就要分析同行业的共性,互联网和每个行业结合都走过三个过程:

第一是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比如互联网和新闻报纸的结合产生了新浪网;

第二是流程再造。互联网和购物过程中的下单流程结合产生了淘宝,而京东利用集中仓储改变了物流,形成了网上正品的购物网站;

第三步是人工智能。当互联网和行车数据结合就会产生自动驾驶;互联网和医疗行业结合就会产生医疗AI。

而目前医疗互联网主流的场景在哪一阶段呢?还在2.0阶段,就是流程再造阶段。

最早的互联网上只有咨询,患者向医生提一个问题,医生给一些建议,认为患者有可能是哪方面问题。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轻问诊,不能拿它作为诊断和处方依据。从轻问诊开始,现在发展到什么地步呢?就是逐渐把一些看病的流程搬到线上,这个趋势在过去两年内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提到线上诊疗,很多人有一个误解,他们认为线上看病这个事风险太高。确实有一些看病的流程不能搬到线上,比如首诊的问题,比如头疼,有可能是感冒,也有可能是因为今天阳光太耀眼、气温变化太大导致神经性头疼,还有可能是脑出血。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医生都不能在网上直接给出诊断。所以如果把首诊放在线上,在没有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给出诊断是有巨大风险的。

我们说的线上诊疗更多的是指线上的复诊,患者和医生有长久的医患关系。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上周去医院看了医生,这周病情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有必要再回到医院呢?这时候医生通过互联网和病人交流,了解情况后,认为患者的情况和上周差不多,就没有必要每次都去医院。把这种复诊的流程搬到线上,将会大幅度降低门诊的压力,同时减轻医生的压力。因此,有一部分的复诊是可以在线上实现的。

这种就医流程的再造,背后有一个关键推动因素,其实很多人也关注到了,我们再次强调一下,那就是患者需求的改变。

患者需求的变化决定了医疗行业变化,那么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开始偏向慢性化。在1990年的疾病谱中,致死率排名前十名的疾病,比如第四名的腹泻,现在因为腹泻导致死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根据现在的疾病谱,致死率排名前十的疾病中,老年痴呆、糖尿病之类的长期病、慢性病,开始占据排行榜的前十名位置。

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医疗行业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此服务流程必须改变;如果不改善就医流程,医生、医院、患者、政府都不满意。

举一个例子,一个糖尿病患者上周去过一次医院,这周还要再去,每次都要排队一小时才能挂到号,然后再等待一个小时才能看上医生,医生开张化验单,排队去做检查,等化验结果出来,又得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再拿着化验单看医生,医生讲了三五分钟,就结束了,整个看病过程苦不堪言。二、三十年前偶尔去一趟医院这倒没什么,但现在长期、慢性病患者几乎每个月都要复诊一次,长此以往,大家都受不了,导致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医疗行业服务质量差,这种状况迫切需要改变。

那么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最核心的变化是医生主工作平台要从医院迁移到线上。一个糖尿病患者只是需要重度干预、做检查、做手术的时候会去医院停留一段时间,可能住院几天,这是慢性病诊治过程中的一个个点。

患者离开医院回到家,还要坚持漫长的治疗,整个治疗过程,90%甚至99%的时间都是在家里的,此时患者跟医生是失联的,患者忍受着病痛需要医生的时候,医生也不能提供帮助。因此,未来在以长期病慢性病为主的时代,医生要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必须把主工作平台放在云端,在云端和患者保持长期联系。

患者从离开医院这一刻,就回到云端和医生保持联络。这个期间,患者会收到医生推送的各种各样的复诊通知、患者教育、复诊提醒、调查量表、服药提醒等等。这些信息源源不断从云端推送给患者,只有这样从点状医疗干预变成长期线状的管理,甚至对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疾病干预,把医生对患者的干预能够延展到患者家里去,才能保证诊疗效果。只有互联网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当互联网医疗发挥核心平台作用之后,我们未来的趋势有以下几个展望:

第一,未来医疗的核心是优质的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的流程,有诸多好处,比如像我们刚才说到的,在云端让医生和患者长期保持联络,随时随地向医生求助。比如斩断以药养医,让医生靠收取医事服务费,向患者提供服务,同时激励医生持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这些都是让医疗行业回归本质,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二,医生的主工作平台转到线上之后,将会推动医生品牌的迅速崛起。以前医生品牌的传播主要靠口碑,医生看好一个病人,病人会告诉左邻右舍,口碑逐渐传播会形成一定品牌,但这种传播周期很漫长,很多医生在退休的时候才成为一个名家。

有了互联网之后,医生在互联网上工作,关注老患者,所有对患者的关心、关爱、关注、服务都会展现在互联网上,给所有患者群体去看,医生的口碑在互联网上传播,更多的患者会了解到这个医生,推动医生品牌的快速成长。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这个阶段。

这是一个高血压患者长期管理的一个例子,这位医生花一两个月时间在网上管理自己的老患者。两个月时间后,可以看出,患者给医生的投票、点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老患者数量快速增长,口碑也在快速成长。

所以说当医生品牌成长起来以后,就诊过程也会发生变化,以前只认庙不认和尚,但是互联网时代让一切变得更加直接,我们会直接搜索医生的名字,这个时候医生品牌在行业成为主导地位,医院将变成医生的执业地点,而不再是医生的领导、不再是医生的一切。

第三,医生和医院之间将会形成新的合作关系,一个大牌医生,一个好的专家会给医院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业务。上海一位医院院长告诉我,说他们医院距离市区比较远,骨科门可罗雀,于是上个月按照好大夫在线上的医生热度挖了一个骨科主任;一个月后,效果立竿见影,骨科所有的病房全部住满。足见大咖医生的品牌力量强大。

第四,未来有相当一部分的面对面门诊一定会逐渐转化成网上形式。随着分级诊疗的深入,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任务越来越多,患者更多地留在基层,但是患者对基层大量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上。那么如何让基层也有专家?通过远程专家门诊,远端的专家在电脑屏幕里面,而你身边的医生跟你坐在一起,向远端的专家发起一次看病需求。在医生之间建立起来这种远程协同工作机制,让患者在基层也能看到大专家。

第五,前几年大家在关注线上平台,通过网站、APP去覆盖互联网上的患者群。近两年,我们在做的是,大力向基层走,覆盖基层医院、基层医生,这些基层的医生把他们解决不了的疑难病例放到平台上来,向上级专家发起请求。这样一个巨大的患者群,很自然地吸引了三甲医院的专家们,他们来到平台上工作,帮助患者和基层医生会诊、解决问题。有一部分在基层解决不了的病人,会被转诊到专家所在的上级医院,为三甲医院带来最合适的病源。

这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前,我们这几年做了的,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总体来说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会给我们带来不断的创新。

在创新的过程中,每一天、每一年都在发生新的变化,每一个从业者是积极投入进去?还是做一个旁观者呢?我想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谢谢!

相关领域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