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清代中期,一位祖籍南方的黄姓进士被委任为米脂县令。因为担心吃不惯陕北饭,赴任之际他特地从家乡带来了一名王姓厨师。这一年,陕西巡抚差人来到米脂巡视,接到消息的黄县令准备设宴为众人接风,便开了一份“八凉八热、四菜四汤一火锅”的本地特色菜单交给了王厨师。
王厨师不敢怠慢,立即外出采买一应菜品、调料。但因旧时的陕北蔬果种类少,任凭王厨师绞尽脑汁,接风宴的前日却仍有一个冷盘无料可做。焦急万分的他在县衙来回踱步,不知不觉竟出了大门。走出不远,一股腥臭味涌进了王厨师的鼻子,他定眼一瞧,见路旁竟撂着一堆驴下水。
此时的王厨师眼睛一亮,顺手捡起一大截驴肠子带回府中。只见他把那驴肠子反复搓洗并刮去油脂,又用咸盐细细地涂抹着。一通忙活之后,又下锅焯了一遍,大肠的腥臭味已全部消除,王厨师的脸上才出现了笑容……
第二天,王厨师将以繁杂配料煮出的驴大肠切成小块摆盘,连同其他菜肴一起上桌。省府各位官员纷纷落座,一样一样地品尝起米脂的特色菜肴。直到最后,大家的眼光才落到了最不起眼的驴板肠上。这一尝可了不得,麻辣兼有,味美可口,却又别有风味。但见多识广的省城官员,却不识此菜为何物,便向黄县令询问。黄县令也说不出来,只好叫来了王厨师。
从那之后,米脂驴板肠便以其独特的风味传遍了米脂。它的名气,也随着巡查官员一道,传到了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