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4日,“服务实体经济——2017中国金融科技未来领袖峰会”在北京双井富力万丽酒店举办。本次活动由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亿欧”主办,创新型金融科技公司“浅橙科技”联合主办。
峰会现场亿欧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彬、宜信高级副总裁兼CSO陈欢、希望金融CEO陈兴垚、浅橙科技创始人CEO朱永敏、泰康在线首席市场官方远近、易鑫集团COO姜东、钱包生活CEO定胜斌、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等数十位业内人士发表了主题演讲。
亿欧公司副总裁、智库研究院院长由天宇对今天亿欧《2017中国智能金融产业研究报告》做出分析。以下是由天宇核心观点:
业务层面,智慧金融体现在:
丨第一是对于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人力和风险成本上
丨第二是效率,效率主要体现在投资,体现在一些流通管理上。
丨第三是个性化,其实很多机构可能谈智能谈得更多的就是个性化。
【由天宇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好!这次分享一点点我们做的东西。
亿欧智库是我们亿欧在产业与科技结合之间做的一个机构,今年以来我们在很多领域做了“科技如何应用产业的行业研究”的分析。那么金融也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
我之前是在二级市场做投资研究的,可以说是之前完整地经历了2014年A股从2000多点开始启动,然后到2015年6月12号到5178点的最高点,然后一路下跌到8月26号的2850点完整的过程。
同时我也是一个金融领域重度的关注者和参与者,我大概有30多张信用卡,差不多发卡量比较大的银行我都有信用卡,同时像蚂蚁财富、招行的这种摩羯智投的第一批用户,所以我对金融领域非常关注。我们在过去几个月带领对于市场新兴的服务公司不同机构做了一些调研和分析,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点点我们的一部分内容。
这个研究报告很长,因为我们这次的研究主要定位其实是梳理市场上现有的概念和模式。对市场的发展情况和阶段做一个总体性的描述,所以内容量很大。那么今天在这里,我只是讲一个很小的观点,涉及研究报告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我起了一个主题叫做《改变,正在发生》。其实前面分享的几位嘉宾,他们站在各自不同的业务领域,讲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些事,来帮助到我们,无论是小微企业也好、还是农村也好,还是很多在之前没有享受过金融服务的业务。在这里笼统地解读一下我们对整个市场扫描之后的理解。
第一是为什么正在改变,第二是市场正在发生什么样的改变,第三是对于未来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概念?或者说改变为什么会发生?给大家看一个小东西。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明白这是什么,只有一个6秒的小视频。如果大家仔细去看的话,会发现其实这是在一家券商,这个小视频是我自己拍的,是在2015年中国股市最热的那个阶段,在上海的一家证券公司研究部,我自己用手机拍的。
我发现每天都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这位先生估计有70岁了,每天早上9点,像我们的工作人员一样来上班,这层全部以老头、老太太为主。我当时就在想,看起来我们的金融、投资已经很发达,但我们居然还有这么多的个人投资者,其实是以一个非常,我认为他们是盲目的,大家在2015年下半年之前都是被“割韭菜”的。
从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其实在金融行业,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过去两年我们看到一些做智能投顾的公司帮助用户解决你的前期不用你挣投入的,你这么高强度以一个个人投资者冲进中国这么疯狂的A股市场,完全有更合理、更智能化的手段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可能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案例,同时我们也看到金融行业的或者说智能金融的出现几个大的背景。一个是金融的发展在过去几年有很大变化,我们讲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包含了从基础层到技术层再到应用层等很多方面,我们不同的应用场景里面只用到了一块,用到的每一块有可能就是对业务效率很大的提升。
第二点是金融行业数据的表现,金融行业其实是整个产业里面数据生产量最大的一个领域,我们援引了麦肯锡对于全球金融公司调研的数据,能够看到金融行业是在同样的行业里面一百万美元收入数据产生量最大的行业,同时在数据价值上也是仅次于政府数据最大的一个领域。
现在来探讨智慧金融,我们说有很多改变,其实这些改变一直存在的,它也只是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很多改变中的一个结点。所以改变是正在发生的,而且改变也是一直存在的。那第二个方面,想从业务层面谈一谈,我们通过几个月市场调研,梳理出来一些什么样的模式和现象。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对于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人力和风险成本上,其实人力成本在很多公司已经有用了,尤其是通过像智能客服这样工作的投入其实在很多保险公司、非金融的像电商平台上已经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在风险成本上,主要体现在利用数据、新的模型来做风控,使得它的风险概率显著降低。
第二是效率,效率主要体现在投资,体现在一些流通管理上。
第三是个性化,其实很多机构可能谈智能谈得更多的就是个性化,因为个性化使得你对每一位客户的服务更加有针对性,其实它的客单价值会上升,服务质量、服务总量会上升。
从内容上我们大概做了梳理,标签可能是我们总结出来的一些机构类型,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形态之下出现的新的金融模式。下面我们总结的其实在不同的金融业的产业链的位置,能够出现的一些新型的服务形态,大致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前台有支付、客服、营销,中台有风控、投顾、智能,后台有智能数据。
这些领域分别有哪些公司在做,这是我们另外一个角度梳理,从它的服务群体上和所属的角色上,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上,底层是构建数据基础,客服是营销是比较通用的模块,投研、支付、投顾、风控所处的位置可能有差别。
这个链条我们只展示了服务的共了,在左侧我们认为有更基础性的数据和基础设施的提供商,在右侧实际上是它所服务的金融机构,这是我们从不同角度对金融业务的了解。尽管每一家公司都在做不同的服务,但是它发展的速度,包括人工智能在里面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我们做了一些评价,在AI的影响程度和落地的速度上相对比较快,我们认为在风控和支付层面落地更快,其实AI的影响因素是相对较小的。会有但是相对较小的是在客服、营销和数据,在投资领域、在投顾和投研上,我们认为它很多是有市场交易性的原因,所以我们认为它的落地会慢一些,就是我们对于不同服务模块的评价。
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个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在昨天凌晨发布的iPhone X、Fece ID。人脸识别这个应用出现了好几年,在微软的产品上等等都有,我相信苹果的上线会显著性推动认证能力或者认证手段,在产业链大幅度普及,苹果在产业内的带动性,我相信未来一两年会有很多的公司会很快跟进这项业务,通过人脸从验证到支付的发展,我相信会很快地出现改变。
第二个是营销,其实营销在整个大的科技产业上,利用数据已经有七八年的历史。我提智能营销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精准营销提了很多年,智能营销刚刚开始提。第一方数据和第三方数据结合能够更充分了解一个客户,在其他行业不能这么好地了解一个客户的基础。过两年我们会发现很多以前自己识别不出来的客户,尤其是高价的客户,能够判断一些有问题的用户,这是风控层面,在营销层面主要判断客户的价值,会产生很大的飞跃。
接下来是风控模块,同样都是风控驱动,只不过对于营销来说它是有弹性的,投放效率差一点和好一点区分度不那么明显,但是对于风控来说,尤其对于黑名单机制,对于反欺诈的业务来说,如果你的效率真的有提高,那么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产出是有极大提升的。
昨天我们还在和一家数据公司在聊,他们在探讨新的服务模式,他们可以帮助很多中小型的民营银行做代运营和联合运营,我保证我的数据在营销模块和风控模块,使得你今年增长多少利润,我不收你多少服务费,但是我希望和你分成利润,我希望和你进行利润的分成,我相信通过我的数据能力和我的模型的算法,真的能够帮助你在你已有的利润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提升。
所以其实在营销和风控两个模块,数据的价值和新的算法价值,从几十个变量到几千、几万变量的引用,会极大改变价值。
最后谈几点思考:
第一我们还是找到业务的痛点。这两年冒出来新的公司很多,但是我相信这里面有的公司是靠谱的,有的公司是不靠谱的。不靠谱存在两种,一种可能是纯粹炒作概念的、追风的,还有一种其实是想法很好但未必能找得到真正的金融业的痛点。所以你说找得准痛点,你的创新才是有意义的。这是第一点思考,尤其从科技领域出来的公司,它可能更多谈技术本身,对定位的了解相对有限。
第二点思考,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我们认为接下来会逐渐从动脉服务到自建服务的过程开始,因为金融业本身的服务业态不会因为某一项技术的出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金融机构目前可能是在采购一些数据公司的服务,但是我们认为很多机构会逐渐加强自己的能力,从而成为金融科技用人工智能来武装自己,这是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层面会出现的方向和趋势。
第三点是一个概念性的,对于科技的发展我们有时会抱有一些想象,一开始预期都会很高,我相信在这个领域也是一样,我和很多保险公司的朋友聊,他们找了很多的直接供应商不靠谱。这恰恰需要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在过程中不断做磨合、不断做切磋,才能够真正找到适合你的服务,才能够真正把业务落地。
我们认为蓝色的曲线代表了大家认知的变化,橙色的曲线才是这个业务中实际迈出的脚步。我们应该既抱有着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要有理性,这两个叠加起来,我们相信正在发生的改变,才能够更加让金融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整个研究的内容我们今天早上已经对外全部进行发放,通过扫二维码在我们的公众号里面回复金融两个字,就能够看到现场的报告,包括我们现场的照片以及视频。可能我分享的更多的是有一些所谓的概念做解读,接下来我们在相对枯燥的一些概念之后,为大家带来一个更感性的内容。
我们看看在概念和模式之后,具体的企业和具体的企业家是如何用他们的行动来展现金融科技力量的,所以接下来为大家带来我们团队制作的一个短片,金融科技领袖30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