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黄渊普:对O2O创业的几点建议

2015年3月20日,亿欧本年度第一场O2O沙龙在成都成功举办,此次沙龙近400人到场参加。邀请的嘉宾有1919酒类直供董事长杨陵江、品胜电子董事长赵国成、乔景资本合伙人郁震、哆啦宝联合创始人尹俊岭、新潮传媒集团董事长张继学等上台进行了精彩分享。

会上,亿欧创始人黄渊普发表了演讲,给出了对O2O创业的几点建议。

示意图:描述,O2O,轻模式,重模式,营销

 

【黄渊普演讲实录】

谢谢大家!首先再次感谢大家,成都比我们想象的更热情,因为我是第二次来成都,第一次来的时候我感觉不认识成都的O2O企业,这次来我们一搜发现前面就坐的这些企业差不多都在国内是有名的,而且我已经知道,在我们报名到今天这个过程中,像刘禹锡刘总就宣布融资了,还有已经融资了但是不方便透露的,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内情了。

我相信大家对亿欧是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因为我们一直是专注于线上线下的互动,关注这种融合和互动。我们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主要是向线下这些同行普及线上的知识,给线上的这些企业介绍一些线下的商业逻辑。所以整个一年下来我们取得的成绩还可以,谈不上多好,但是我们跟一般科技媒体有一些不一样。

具体关于亿欧,今天大家一来都是朋友,以后可以继续关注亿欧,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和微信。

关于O2O这一块,最近不是我们亿欧有多火,而是我们看到当李克强总理在说线上线下互动的这种新兴消费的时候,O2O彻底火爆了。关于这个背景,我当时问,好像也没有提O2O啊,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定义的O2O跟B2C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东西。比如我们亿欧更加看重的就是线上线下的融合,我们关注的是两个圈慢慢已经重合的部分,并且这个部分在迅速放大。而总理所说的线上线下互动的消费指的是线上促进线下的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我觉得总理提到的这一块就是我们普通意义上说的O2O的概念。我们相信在政策层面来讲,对今天在座企业也好,对即将在踏入O2O的创业者来讲也是一个政策的利好。当然,总理一句话比我们亿欧宣传再多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很荣幸的是不是我们把这个理念宣传上去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亿欧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刚才说我是第二次来成都,第一次来成都的时候,我们盘点了一批关于成都地区的O2O的企业,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这一批差不多是在成都地区做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O2O的类别的企业,他们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纯互联网创业,还有原先是线下出身的,比如像新潮,他们原来做媒体这一块,现在切入小区这一块,也有我们的品牌商,像品胜,从一开始就是做移动端周边的产品,一直做得也不错,至于像美乐乐、1919最近比较火,在成都、全国各地都做得不错。今天我们很荣幸的是把很多代表性的企业都请过来了,具体关于他们的介绍我留给后面的嘉宾。

我们以前关注O2O就看北京、杭州,还可能会看一下深圳,把成都给忽略了。但后来我们在想,我昨天还在说成都的车也这么多,为什么没有发现车的项目,后来有人又给我介绍了几家小的汽车的项目,说也已经起来了。因为对于一个在西部地区,其实从人口到经济实力到自然条件最好的城市,这块O2O发展起来是没有问题,至少在消费领域是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成都人好吃、好玩,这些事应该没有问题的。

刚才说提几点建议,待会儿我们的郁老师会从投资的角度给大家提几点意见,我们从媒体的角度给大家讲讲吧,配图大家可以忽略,这大概是我们团队的一些成长。我觉得做O2O还是要以产品和服务为根本,营销宣传为辅。成都这个地区其实在宣传层面这一块做得不够。我早上在做上一批PPT的时候,我去找在座的成都具有代表性企业的LOGO,我也用百度的图片搜索,我发现连LOGO都搜不出来,然后就上网站,有一些网站其中有两家还打不开,在宣传营销上天然的弱很多,可能这就是南北差距。

但是成都这方面很低调,在营销这一块我们说为辅,如果这一块做得不够的话我觉得应该加强。但至于前面说以服务与产品为主,这句话还是主要对于北京地区O2O创业者来讲,确确实实他们的很多核心竞争力是在宣传营销这一块,产品这块做得不错,而北京是媒体中心,它的所作所为,或者它的做法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创业的氛围,而且是一种不好的氛围。我们见过很多企业,虽然只做了一年多一点,但实际上我们看到了从去年我们最先接触到大概半年时间死了很多,有一个共同特点,有好几家都之前刚上的一两个月,宣传特别猛,但实际上产品做得相对比较差。所以我觉得从媒体的角度来讲我希望给大家一个警醒,大家不要被过多高调的宣传给悟道了,只有营销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点,关于重模式和轻模式这一点,最近聊得比较多。刚才和一个创业者在外面沙发上聊的时候,他说他是做线下比较重的这一块,当然他会利用线上。在去年,或者在2013年的时候,从VC角度来讲,有几家做得不错的,乔景创资,他们以前去看的时候也会关注用户你是不是做得足够轻,具有爆发力。到了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大家开始慢慢认清楚了,在O2O这一块,如果对线下的服务没法把控的话,未来建立核心竞争力其实是蛮难的,因为你纯做流量,你永远拼不过线上大的流量平台。当然我们不是说纯线上的这种项目不能做,而是说如果我们资源有限,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去烧用户的时候,还不如选择一个重模式,做重垂直好于做轻平台,即便你未来上市的响应空间弱一点,但是你依然有被收购的价值和被人合并的价值。所以在座各位可以考量一下,我们看到的,包括VC大家也在转,目前大家都在看这种重垂直的领域,但是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对线下的服务有一个把控。也并不是说做传统的一家一家的店,我们刚刚聊的那个创业是采取的折中的模式,比线上要重,比纯线下要轻,稍微可以求一个平衡。

第三点,做C端还是做B端。我们做C端,你跟VC讲或者跟别人讲的时候老是说我们有多少用户,老用这个数字去骗钱,经常性,但是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你们有多少用户,或者老用那些数据,当你发现没有线上流量的时候你就会非常吃力。我们最近发现了一个明显趋势,大家在从B端往C端在转,包括大众点评去年下半年收了一些ERP软件,包括一些供应链公司在融资,大家会发现另外一个趋势,如果说O2O在过去两年,更多是在服务第三产业,就是消费领域,现在往第二,往制造,就是往更前端在转。这一个其实我觉得是在座各位,尤其要特别注意一下,由B端反攻C端,当然你可以想一个更好的路径。我前段时间跟一个电商CEO在聊的时候,他们在做购物中心,想法非常大,先和购物中心合作,可以有很好的现金流,然后慢慢积累数据,当数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通过用户可以做到重新服务C端,就看你怎么做。所以我们会看到有很多世界上一亩田这种,提供农产品的,像大厨啊,就是提供供应链的这种慢慢在做。关于这点,我相信投资方或者我们的企业也会讲到。

第四点,这个建议叫判断时机,别盲目跟风。这个怎么理解呢?这点经历来自于我前段时间去了东北一个大学去做讲座,一个创业者说我现在坐的是直升飞机,说做O2O,我说直升飞机在哈尔滨是不是太早了一点,因为我觉得在整个哈尔滨这样的城市,说大家花直升飞机去旅游,你会发现是不是有点早?当然之前他的生涯是有的,有一些土豪企业,或者请一些官员,当然是非正常的消费,普通的消费者当你的消费没到那个层级的时候他去坐直升飞机,他说飞一次油费2万,现在撑不住了,那肯定太早了。比如说我们2006年的时候去做旅游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像什么探美,做高端旅游,最后被携程收购了。所以当中国的出国游在近两年的时候,再去做高端旅游的时候,你会发现用户的基数和购买力已经到那个程度了。所以判断市场要有这样一个逻辑,根据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去判断。另外,比如说成都在做这种项目的时候我们肯定会去看北京,但如果北京有什么就复制北京什么,你会发现太早了,成都可能相比北京还慢一到两年,做早了可能就是先烈,但是创业者你去做这个培育,其实失败的成本太大了。所以如果那块市场已经有基本的市场占有率再去切入的时候,你可以切入一个还没有占领的城市,这样相对去切会更好一点。

最后一点,还是我们一直说的做O2O要做好长期吃苦的打算。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做O2O创业的经常是想追求几年就成功,我最明显的一次感觉,就是2013年年底的时候跟姚劲波做活动的时候,他直接说至少需要八年抗战,做O2O,台下有说我们都做九年都没成功。但是不是说你做上八年就一定能成功,但是做O2O你做个7、8年是正常的,想着1、2年成功估计没戏,你肯定是会在追赶潮流、追赶资本。做好长期吃苦的打算,比如说经济条件不好,其实大家的生存条件会更难一点。做投资的人知道,反倒他们比较倾向于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去挖掘真正能够承受这种“寒冬”的企业,当经济一旦好的时候他们已经具备了爆发实力了。当然以我们自己的体验来讲,说实话也是做好了长期吃苦的打算,做媒体没有你们做O2O项目那么苦,但是你会看到我们整个团队,无论是编辑团队还是技术,还是几个联合创始人,都是一直在苦逼做下去。我们这只是半份创业,相比在座的很多O2O创业者,我们都只是半份创业,都已经这么苦的时候,如果你们真的没有我们苦的时候,我觉得你们的项目也比较难成。

整体来说,我觉得这几点谈得有一点虚,但是整体来说这几点是在我们自己做创业和见了很多项目以后的自己的一些亲身感受。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是什么呢?先预告一下,这张图是我们在2014年11月13日在杭州办的一个O2O新商业峰会,有900人,为什么办这个呢?因为我们办了这场活动以后会在北京筹办更大的会,会在5月15日筹备一个1200以上的系列峰会,今天来成都,其实也是希望和成都的各界企业和O2O创业者建立联系,成为朋友。你们中间有融资好,或者有融资报道,有融资对接需求,甚至哪怕有一些困惑,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随时可以找到我们的人,因为我们跟别的媒体不一样,每一篇文章下面是亿欧个人作者的微信号,在我们亿欧上有一个关于我们下面,是亿欧所有团队成员的个人联系方式。所以当你们如果说有这方面困惑或者有各方面对接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来找亿欧。

亿欧是搭台的,我们不是主角,主角是今天坐在第一排的这几个,是你们坐在下面这些O2O创业者。

我想我的分享就到这儿,这是我个人的微信号,如果万一你们还没有加上我的话还可以加上我,随时保持联系,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相关领域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