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最经典营销:让韩湘子成仙
唐元和14年,依惯例遣使臣往凤翔迎佛骨到宫廷。
这时大文学家韩愈写下《论佛骨表》上奏,认为“迎佛骨”纯属迷信行为,佛不足事,崇儒反佛才是王道。
由于韩愈的文学影响力极大,佛道两教对他这篇反迷信的文章极为忌惮。
后来,道教为抵消韩愈《论佛骨表》的影响,想了个办法。
韩愈不是有个侄孙韩湘嘛,他被贬潮州时还曾写了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送给他,咱把韩湘捧成神仙不就可以了吗,还可以起到反杀效果。
于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诞生了,还明明白白地说这就是韩愈的侄孙。
“井底之蛙”非“坐井观天”之蛙,出处不一样的
《庄子·秋水》写道“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秋水》中的这段话衍生出两个成语“井底之蛙”和“夏虫语冰/夏虫不可语冰”。
后来,(文人)又在《原道》中化用了这句话写到“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于是又衍生出了成语“坐井观天”。
由此可知,“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里的这两只“蛙”并不是同一只,至少这两个成语就不同源。
清末时,章炳麟曾写书批判康有为,里面就曾写道“所谓井底之蛙不知东海者,而长素以印度成事戒之”,这更是直接表明“井底之蛙”是“不知东海”而非“坐井观天”之“蛙”。

词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