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和江苏原本同属“江南省”,到清朝时才被拆分

星级:
自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开始,安徽和江苏一直都被划分在同一个行政省当中。直到1661年,清朝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拆分成了现在的安徽和江苏。自此,安徽和江苏才正式分开,成为两个独立的省份。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江苏省和安徽省是两个相邻的省份。不过,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江苏和安徽这两个省份在历史上曾有三百多年的时间是被划归在同一个省份的。

话说,元朝在统一中国之后,就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那就是行省制度。这个制度的影响有多深远,看看后续的朝代就知道了。元朝灭亡后,后续的明朝、清朝都沿用了行省制度,甚至连民国和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都是行省制度。

元朝将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其中,江浙行省的辖区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南部,浙江省、福建省全部以及江西省东北部。自此,安徽和江苏开始成了一家人。

朱元璋创建明朝后,以南京为都城。江苏和安徽被划为直隶省。后来,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朱棣将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改为北直隶,而原来的直隶地区改为南直隶。南直隶的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

1644年,清朝入关。清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南直隶,改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巡抚衙门位于南京。康熙初年,清朝又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于是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就变成了江南省。

江南省仍然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等地。

1661年,清朝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江南左布政使司”,简称为“江南右”与“江南左”。江南右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江南左就是今天的安徽省。于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结束了近300年的一家人历史,从此分家过日子。

那么,江苏省和安徽省又是怎么得名的呢?原来,1667年,康熙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前两个字,将江南右布政使司改名为江苏布政使司;取安庆府和徽州府的前两个字,将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微布政使司。江苏和安徽的省名自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