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著名的制毒原料,古代的鸦片和现代的海洛因都是由它制成的。
在古代,人们制备鸦片一般都是在罂粟果实尚未成熟的时候,在外壳上划出伤口,其中的汁液就会流出。等到这些汁液干了,收集起来就得到了未经提炼的鸦片。也就是说,罂粟含毒品成分最高的部位其实是罂粟的果实,或者说罂粟果实中的“果汁”。
不过,如果你认为罂粟的致瘾成分只存在于罂粟的果实当中,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罂粟的致瘾成分其实几乎存在于罂粟植株全身,除了罂粟籽。在现代的罂粟制毒工艺当中,因为已经知道鸦片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吗啡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并不会随着罂粟果实的成熟而消失,并且吗啡等生物碱物质又极易溶于水,所以现代在制毒的时候都是在等到罂粟完全成熟,把果实、茎秆以及叶子等全部收割,再去掉不含毒品成分的罂粟籽,然后用水或者其他溶剂浸取出其中的可溶成分,干燥后得到粉末。这个粉末就是鸦片的现代毒品形式,但其中的毒品成分却得到了几十倍的提高,又名海洛因。
当然,罂粟虽然植株全身除了罂粟籽都含有毒品成分,但其毒品成分主要还是集中在果实部分,所以在中国罂粟基本上除了果实部分被禁止,其他部分都不被视为毒品处理,管理起来也没那么严格,其中就包含一些不法商家最喜欢往食品当中添加的罂粟壳。罂粟壳虽然属于罂粟果实的一部分,但是它和鸦片之间的关系,就像桔子皮和维生素C的关系一样,前者是含有后者,但不是后者的主要集中部位。不过,罂粟壳虽然包含的毒品成分较低,但毕竟是含有毒品成分,有一定的致瘾性,不然那些不法商家也不会把它添加到食物当中。
前面已经说过,罂粟当中的毒品成分主要就是吗啡等生物碱,而吗啡等生物碱物质又极易溶于水,所以罂粟壳一般都是被不法商家们加入火锅,面,卤味等带汤汁的食物当中。在这些食物的烹饪过程中,罂粟壳被加入之后,罂粟壳中的吗啡等毒品成分就会在热水的辅助之下迅速溶解。这时,食客在食用到这些毒品成分之后就会在毒品的作用之下产生快感,还以为是食物太好吃了,然后就会对这家店的食物产生依赖。当然,火锅中的这些罂粟壳浸出的鸦片成分是不是足以使人上瘾,还要由吃的量和个人体质来决定。
类似的,在很多地方,其实还有很多用罂粟壳来泡水喝的做法,称为“罂粟壳茶”。它的原理和前面用罂粟壳作为食品添加剂一样,都是利用吗啡等生物碱的易溶于水性质。当罂粟壳被添加到开水当中,罂粟壳中的吗啡等生物碱就会很快溶解到水中,这就是所谓的“罂粟壳茶”。
长期以来,中国虽然对毒品的打击力度非常大,但是罂粟壳这些低致瘾性“毒品”却一直游离于法律管制的灰色地带,以致于罂粟壳长期被一些不法商家作为添加剂添加到食品当中。不过,2009年国家终于看到这个问题,开始将罂粟壳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并标注了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火锅、火锅底料及小吃类,另外还有可能用于卤味制品,甚至是饮料中等。罂粟壳中的生物碱虽然含量较少,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长期食用容易成瘾,并且如果长期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物,还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不过,即便罂粟壳已经被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但从近年来的新闻来看,不法商家们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将罂粟壳当做添加剂添加到食物当中的现象依旧猖獗,而火锅就是其中的重灾区。
2018年12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及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5年来关于火锅底料的质量抽检报告。结果显示,国家及省级食药监共抽检出23批次不合格的火锅底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非法添加罂粟壳成分,如那可丁等。
在食品安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食安通2018年“火锅底料”相关信息当中,,通报不合格火锅底料共计7批次,而不合格项以罂粟碱、吗啡、那可丁、可待因、蒂巴因等“毒品”为主,其次是酸价不达标、苯甲酸等防腐剂的超量使用问题。另外,罂粟碱在不合格项中的占比高达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