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巨头们的医疗冒险:陈东升与马明哲“背道而驰”

保险巨头们的医疗冒险:陈东升与马明哲“背道而驰”

泰康与平安,中国最顶尖也是在医疗的探索中最活跃的两家保险公司,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径。

前者以泰康之家为平台钟情于全实体机构的模式,而后者则倾集团之力扶持平安好医生,成为纯线上互联网医疗“最后的信徒”。

如果双方在医疗中的探索都失败或者成功,可能并不会妨碍他们十年后继续成为中国保险业的巨头;而有趣的局面将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这影响的将会是十年后双方实力的对比,以及整个医养和保险市场的格局及走势。

现实是,两家公司选择的道路都充满变数。

1

自己动手

两家保险巨头虽然选择探索医疗的道路不同,但还是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自己动手,即以第三方支付者的身份直接下场参与举办医疗。

中国的医疗市场一直是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头部大医院的倒金字塔型结构,并由此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费用负担日益沉重等问题。

政府希望通过医改改变这样的现状,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和力推分级诊疗等举措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实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在医疗领域掀起了多轮办医热潮,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民营医院、互联网医疗机构、连锁诊所等。然而私立医疗机构大多数无法得到基础医保的覆盖,于是都憧憬像美国医疗市场一样,得到商业保险公司的支付。

作为最擅长向消费者兜售各种理念的保险公司,显然没有被忽悠住。他们渴望能够向美国保险巨头一样借支付手段掌控医、患、药等利益主体,但并不相信市场上已有的民营医疗机构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这种分裂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保险巨头们纷纷自己动手举办医疗。

在保险办医中,泰康和平安表现得最为活跃。泰康在医养领域投资1000亿的豪言在业内广为流传,平安则凭一己之力短短3年就催熟了一家市值400亿的港股上市公司。

两家雄心勃勃的保险公司走在方向相反甚至有点极端的道路上,一家完全在线下实体医疗机构探索,另一家则完全重金砸线上服务。在他们眼里,线上线下服务闭环的说法仿佛完全不存在,或者他们压根不相信。

2

各问西东

泰康把他们对医养的热情,追溯到了2007年董事长陈东升参加的一次婚礼。在泰康之家关于自己发展历程的原点处,他们写道:

(2007年)3月18日,陈东升董事长在一次婚宴上感悟到中国老人养老方式必须变革,提出以如家连锁酒店的模式改造养老院的创业构思。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思想开始形成。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泰康在医养领域的布局开始全面付诸实践,北京、上海等地的养老社区先后落地。5-8年投资1000亿做医养,成为这个时期泰康最鲜明的标签。

截至目前,泰康的医养社区已经在12个城市落地,京沪穗蓉四城已开始运营,而且其配建的4家康复医院均以拿到医保资质。

与此同时,泰康在医疗机构的投资上攻城略地,先后投资和美、劲松、淮海、拜博、百汇等医疗机构,以及基因检测巨头华大基因。在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泰康全盘接下南京仙林鼓楼医院,亲力亲为做医院的运营管理。

今年6月,泰康健康产业投资公司成立,继续加码大健康产业布局。成立仪式上还有标志性意义的陈东升授旗仪式,彰显了他对医养的决心和赌注。而长陈东升两岁的马明哲,在医疗上同样压下了巨大的筹码。

据说,马明哲在十几年前就有了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融合的设想,而十多年后平安好医生的成立成了实现这一切的抓手。

平安好医生是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成立的,完美契合了平安当时日益明确的金融+科技整体战略。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线上模式饱受非议,但平安好医生丝毫不为所动,在疯狂烧钱的道路上根本停不下来。

从最新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平安好医生持续加大线上投入,已经雇佣了超过1000名全职医生提供线上咨询服务,并寄希望通过与Grab的合作将这种线上服务推向东南亚市场。

与平安好医生形成矩阵结构的,还有平安万家医疗在基础医疗信息平台的探索,平安科技在医疗大数据上的探索,平安医保在保险领域的探索,以及平安已有的商业健康险。

在平安好医生成功上市后,平安开始了医疗板块的整合。平安好医生以9.8亿的价格收购了万家医疗100%的股权。万家医疗也经历过一个雄心勃勃自建诊所,到仅提供诊所信息系统及运营管理标准的线上服务模式。

尽管互联网线上医疗服务模式已经几乎被整个行业所抛弃,但马明哲依旧相信平安所选择的这条道路。“只要不断构建场景,不断增加流量,将逐渐开始走入收入阶段、利润阶段,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在马明哲眼里,从流量到收益似乎是个必然。

3

悬而未决

但对泰康和平安来说,这场在医疗领域的冒险并不轻松。

泰康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布局非常立体,包括大型医院、连锁诊所,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泰康都有涉及。这些投资当然会极大的丰富泰康能够为其保险客户提供的产品内容,但对于实现泰康的目标来讲远远不够。

保险公司若想实现管理式医疗,掌控医患药三方利益主体,自己就必须具有运营管理医疗机构的能力,甚至需要拥有自己完全掌控的医疗机构,否则就只能作为只会掏钱买单的看客。这其实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泰康在投资之外,一定要去仙林鼓楼医院趟一趟水。

但举办实体医疗机构,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医疗资源。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好的医生几乎都集中在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这么多年的发展始终都面临人才瓶颈。美年健康近期暴露出来的医生资质问题,就是人才瓶颈的集中体现。

医养在医不在养,充分的医疗能力保障对于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和品牌树立至关重要。所以,对于要举办医疗机构,甚至是大型医疗机构的泰康来讲,解决人才的问题同样至关重要。

相比举办实体医疗机构问题明确而言,线上医疗服务的最大问题则是,没有人知道它的核心问题究竟在哪儿。

几乎所有诞生于线上的互联网医疗公司,都已经转身去运营线下的医疗机构了。只有平安,就是不信这个邪!

医生不能保证咨询时间?那去雇佣全职医生。患者喜欢找专家看病?那专门去签约三甲医院副高级以上的专家。医疗是低频需求没流量?那就砸钱烧流量。(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平安好医生已经拥有接近2.3亿用户,近5000万月活)

即便如此,平安好医生依旧没有突破瓶颈。

月活用户到月付费用户的转化率依旧不足3%,甚至呈下降趋势。平安好医生各项业务的毛利率都有所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平安集团采购的价格低于移动端app的价格。毛利率的下降甚至有可能意味着平安作为买方的比重还在不断上升。相应的也看出,平安好医生的服务依旧没有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

最麻烦的问题是,没有人知道在线医疗未来的出路在哪儿,或者如何解决眼下面临的困境。除非我们像平安一样相信,流量最终可以带来收益。

4

无关成败

实际上,泰康与平安这场“背道而驰”的探索并不是一场关乎谁输谁赢的较量。其最大的现实意义,其实是在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上建立医疗与保险的良性互动。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长期以来的格局一直是“医强险弱”。

本世纪前十年,新医改推动下全覆盖的基础医保网络建成。但新建成的基础医保网络无力形成对医疗服务的整体监督,只能处于被动支付者的地位。而弱小的商业保险则根本上不了台面。

这样的局面自然无法长久。一方面是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给医保资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基础医保的保障水平已经很难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市场需要更强大的商业健康险。

前阵子《我不是药神》热映下,重疾险的瞬间火爆就已经充分说明,基础医保的保障水平完全无法缓解当下社会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和焦虑。然而,自身无法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商业保险公司,单靠这种偶然的热点无法形成对公众购买商业健康险的持续性吸引力。

让人欣慰的是,医改在持续努力解决这种“医强险弱”的问题。一方面是政策层面持续对商业健康险的鼓励,另一方面则是成立了整个各方面社会保险资源的国家医疗保障局,以期能够在社保层面实现与医疗机构势均力敌。

那么商业保险公司该怎么办?

商业保险公司还很难实现对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管控,而现有的大量民营医院在医疗质量上又难以达到保险公司的要求。在这样的处境当中,商业健康险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这其实正是泰康与平安在医疗领域实践的最大意义。保险公司需要能够同时对医疗质量和费用都实现充分管理和保障的医疗服务,才能以此为基础发展商业健康险。有了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费用能力的商业保险公司,也才有可能实现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无论这个突破是来自泰康的线下实体医疗机构,还是来自平安的线上互联网医疗,对于中国的医疗与保险市场都同样重要。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