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贷杨一夫:金融将改变互联网服务形态
7月22日,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人人贷董事长杨一夫做了主题演讲。
杨一夫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核心还是金融,但发展到今天,在继续重视金融的核心逻辑同时,也要向服务跟产品去倾斜。因为“最终我们的目的还是通过金融,更好的金融产品让大家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杨一夫认为,在未来金融和互联网将进一步融合,金融服务有一天会改变互联网现有的服务形态。
杨一夫也谈到了一些行业发展和生存的基本原则。
首先风险可控,不管设计任何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考虑的还是合规和风控管控。
其次,要面对真实可持续的需求。因为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不仅仅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很多产品都是基于一个假象出来的需求,或者基于一个所谓的市场调研结果”。
此外,互联网产品要强调很好的用户体验。只有打造出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才有可能承载大量用户。
以下是杨一夫演讲实录: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这个行业里虽然可能跟宜信有几年的差距,也算是有5年的积累,有一些对行业的认识,包括我们的一些实践,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比较宏观的说一下,我们一直在看也在讨论说互联网金融,这个事情很新、很好,最终的一个意义跟方向到底在哪里?有人说可能是解决中国的一般的老百姓的理财的问题,有人说解决我们很多小微企业主或者是一些工薪阶层或者白领这样的快速、高效获得资金的问题,这些都没有错。
但是我想其实互联网金融解决的问题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资金安全高效地流动的问题,因为任何的科技其实最终产生跟发展的核心目的还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觉得互联网金融应该会赋予它更有新意的意义。
比如刚才几位嘉宾也都谈到了,说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跟核心还是金融。这个事情其实在我们刚刚有机会去接受采访的时候,因为在早期P2P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这个行业关注的力度不大,很长一段时间其实也没有人去关注。但是当有人真的关注我们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强调说这个事情的本质还是金融,它的核心逻辑还是去识别和解决信息不对称,识别资金流动过程中的风险,并且管理这样的风险。
但是发展到今天,其实我反倒会倾向于去认为在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上面,可能再继续去重视我们的金融的核心逻辑的同时,会向服务跟产品上去倾斜。最终我们的目的还是通过金融,更好的金融产品让大家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最终我们会认为这个事情是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全方位的,面向所有人,或者面向绝大部分人的,面向长尾市场的,不管是理财还是融资方面的解决方案,并且提供给大家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刚才谈到逻辑上面从风险向产品和服务倾斜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通过金融服务如何去改变现有的已有的产品和服务的形态,这个其实是未来大家可以去关注的。因为其实我认为最早互联网连接的就是人的信息,当连接一定程度会沉淀下来变成三个比较具体的形态,一个是连接人跟人,一个是连接人跟商品,一个是连接人跟服务。
人跟服务的连接是最近两年才刚刚开始,逐渐兴起的,包括刚才提到的优步等等所谓的共享经济,这是人跟服务的连接。这种连接其实在未来是需要全新的服务去做支撑的,这里面其实也是互联网金融大有可为的一个方向。
再谈谈目前,目前所谓出现的一些比较新的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像比较有名的可能就是余额宝P2P,但是余额宝其实只是变化了货币资金的一个销售方式,其实本质上没有改变任何背后的金融产品的逻辑。P2P可能在余额宝基础上更近了一步,去掉了一些中间环节,缩短了资金的链条。
但是它在背后的风险管理的方式上面,还有识别风险的一些方法上面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创新,至少目的来讲。虽然大家可能都在讲大数据、新数据、弱数据,多发性的使用等等。但实际体现在最终的风险控制方法上面,其实新的方法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是相对有限的。
这也是说我觉得在未来金融和互联网进一步的融合,包括现有的很多的互联网产品不断去产生的新生数据,去补充到互联网这样的风控的逻辑里面去的时候,能够让这两者进行更深度、紧密地结合,金融服务有一天会去改变互联网现有的服务形态,这是我坚信的一个事情,我们也坚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会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再看看这个行业目前面临的一些困难跟阻力。首先我们知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实是极大程度去依赖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依赖数据的多样性的,为什么这么讲?尤其对我们这样从零做起,或者新生的类金融服务的机构,没有传统金融机构的比如关于理财、存储、收付、转帐等等一系列的效率很强的数据,一些传统数据。
我们一方面只能是大力去拓展一些我们能够获得强数据的渠道跟方法,尽可能再去降低获得这些数据的成本,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积极地去探索一些新生的数据,看看能不能用一些弱数据替换部分的强数据,这个也是这个行业都普遍在做的事情。包括这个行业如果想跟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或者变得更有竞争力,也需要利用它的边际成本很低的方式降低自己的产品的力度,让每个人有更专属的产品,这是依靠更详细、更细分的数据的,数据还是这个行业很核心的一个竞争力。
但是在数据的获取跟制造方面其实还是有很多障碍的。首先我们看到的一个障碍是体系上面的一个障碍。中国对于数据从上到下还是比较封闭的,每家机构产生的数据……当然这个都能理解,每家机构自己产生的数据不希望给别家机构利用。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这件事情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障碍了,我们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一些方法,或者通过一些商业化的驱动其实都可以改变这样的现状。其实之前发的个人征信的牌照就已经在表明了这样的趋势,所以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解决还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的。技术方面我们觉得应该说在目前还是存在障碍,因为互联网时代其实记录了大量之前不可被记录,不可被储存的信息。这些数据其实有一些是结构化,有一些是非机构化的,怎么把背后的价值挖掘出来是我们做一些尝试跟进步的,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些困难。
再一个就是看看我们觉得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些原则,首先其实现在其他的领域都讲了,光讲P2P领域,我看到大量机构还是在一味追求规模效应,拿着传统的互联网思维去做跟金融相关的事情。这个事情我们觉得还是有问题的,因为首先金融从来不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行业,多数大的金融机构是通过利息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再细分领域市场的奠定。
所以我们一直觉得规模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更多是你在里面去做了什么事情,并且资产质量本身是在什么水平上面。所以这就意味着本身个人金融服务又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市场,里面的细分领域非常非常多,所以每一家机构其实只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面打造出足够好的产品,其实都会有立足之地,会有很好的生存跟发展的空间的。
所以未来行业的变化一定是机构的差异化跟多元化,并且当我们的数据丰富到一定程度,我们的技术也进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金融本身解决信息不对称这件事情变得没有那么难的时候,那金融服务的核心逻辑将会从风控向产品和服务倾斜。这时候就更加要强调多元化的体验还有服务跟产品的质量,所以这个是我们觉得未来一定是会差异化发展的。
再说一些行业发展和生存或者说创新的基本原则。首先风险可控,虽然刚才几次讲到说觉得在未来风控不见得是唯一重要的一个逻辑,但是它始终是一个重要逻辑,而且至少在目前来讲它可能还是一个最重要的逻辑。所以不管我们设计任何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还是合规和风控管控。其次要面对真实可持续的需求,因为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不仅仅存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很多产品都是基于一个假象出来的需求,或者基于一个所谓的市场调研结果。调研结果对创新来讲是非常小的,想象出来的结果意义也不大,很多时候是需要不断尝试,不断在低成本可承受的范围内试错形成的产品,所以最后还是要找到真实可持续的需求。
另外其实就是任何互联网产品都会强调的很好的用户体验,因为现在其实信息爆炸,就是所谓的你可接触到的信息和产品太多了,稍微有一个环节你用着不爽,或者可能这个按键觉得在这,但是没有找到,藏在另外一级菜单了,长期来看体验就不好了。即使在前面满足的情况下你还是要打造出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才有可能承载大量用户。
最后再谈一下人人贷在这个领域里的一些实践。简单罗列一些数字,大家可以看看。90多亿,不到100亿的成交规模在行业里不算十分突出,但是我们的资产质量还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我们到现在为止余额应该已经超过1.3亿人民币了,余额比里大概在2.6%左右,这个其实是比银行很多水平要高了。我们服务的用户已经超过200万人,已经发生过719万次的投资行为,这是简单罗列一些数据。
我们的一个理念跟原则刚才也提到了,就是稳健和专注。第一我们觉得,刚才反复强调了,我们觉得金融这个行业还是需要慢慢去做的,而且需要找一些合适的周期去进行一些放量。所以现在不是盲目去增加规模的阶段,我们本着很稳健的原则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我们做的一直是个人信贷,大概只有6万元左右,这个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会继续专注的事情。
在产品上面我们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在行业里首创了很多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包括投标工具,在降低用户操作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分散用户的操作风险,并且在行业里首创的披露一些核心经营数据,包括在二级市场上,机构本身不承担任何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给用户提供流动性解决方案等等,这些都是行业里一些首创,或者说领先的一些产品。
未来我们还会基于这样的理解,基于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和用户需求的理解,持续去做出一些新的产品供大家去使用。公司简介就大概扫一下就可以了,模式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P2P,大家简单看一下就可以了。
社会价值其实在座也没有监管层,也就过了。就这些,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