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桩再登《中国企业家》 产业已落地
6月20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第502期出版,这一期的主题是为杂志的经典品牌“未来之星”年会造势,其中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讲述今年中国最具成长性新兴企业的故事。回顾过去的16年,一共有336家企业先后登上“未来之星”榜单,包括腾讯、百度、小米、京东、360、优酷、携程、大疆、饿了么……因此,对大多数上榜公司来说,这是一份来自主流媒体的认可,而这份荣誉,对于其中一家入围今年萌芽榜的企业——“电桩”而言,则更有意义。
算起来,这是电桩第二次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第一次是在去年8月的创业微故事版面,那时的电桩成立尚不足一年,在充电行业中摸索前进,《中国企业家》是最早关注并报道电桩创业概念、模式和布局的主流媒体之一,虽然微故事的篇幅不大,却给了团队无限的信心和动力。
如果说201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元年,那这一年也是新能源充电配套设备的萌芽年。作为中国最早尝试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运营的互联网公司,电桩在2014-2015年的表现已经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2014年11月,电桩自主研发并上线了中国第一款电动汽车综合服务移动应用“电桩APP”,一键完成对附近充电设施的查询、导航、预约、支付的功能。2015年,电桩在全国三十多个城市落地充电目的地,拥有上千个充电点,实现了商业中心、交通枢纽、CBD、地标建筑等城市中心的覆盖。这些成绩也得到了资本的认可,乐视于2015年9月9日宣布战略投资电桩A轮,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电桩也成为充电服务行业内第一家获得资本方真金白银投入的互联网公司。
即便有乐视背书,又有国家密集的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可谓是风头正劲。然而,资本对于这个行业还是保持着极度的理性。这是因为从投资回报角度看,这个行业还没有探索出一套别具吸引力的盈利模式,加上前期重基础设施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大多数人还是保持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对于电桩来说,其“互联网+”的思维和打造轻资产平台模式虽然得到了资本方的认同,但要想在这个注重落地和服务的行业发展还需要其它支持。
自乐视宣布战略投资电桩后,2015年第四季度,电桩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召开了生态落地系列发布会“大开桩界”,成为行业内的明星企业,其开放的商业模式也一度被多家同行效仿。随后,电桩又不断创新引领,带领行业探索前行。
今年3月2日,贵安新区管委会与北京电庄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贵州省贵安新区打造互联网+新能源智能汽车全生态产业园。四月底五月初,一座由电桩和贵安新区共同打造的中国首座超级智能充电站和新能一体化运营中心落户国际级新区贵安,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产业落地,被业内誉为“中国能源互联网49天奇迹”。
不到半年时间,电桩建立了智能化、互联化、全业态的充电设备软硬件系统综合研发、制造、服务体系。还因为占有互联网技术的先天优势,推出了国内首款智能互联网充电桩,可以实现手机对充电设施的直接控制,进行综合数据信息的无缝推送。
在与政府及相关平台公司合作中,电桩继续发挥自身“互联网+”的优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分析,创新出“新能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贵安新区的落地项目中,从前期的建设规划方案开始,就依据具体的车辆多少、用电需求、区域电容、人群定位来合理匹配,避免盲目建设。在电桩全国产业落地中先拔头筹的“贵安模式”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领导和机构,行业内外知名企业的关注和赞许。至此,曾经弥漫全行业的借概念炒作的质疑也随着以“电桩”领头的品牌、产品、产业、市场全系的唯快不破的执行力而烟消云散。
从最早期的一个桩、一个点、一个目的地,逐步上升到整个新区整个城市,电桩的每一步布局都透露着前瞻性和可行性。电桩CEO先越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用更新更全的产品、技术、平台去统筹和规划,以更高效的团队去执行完成,树立行业标杆。未来我们还将推陈出新,为更多的城市区域呈现创新的模式,推动全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全产业的发展”。
当我们详细分析本次中国企业家“未来之星”年度评选的上榜企业时,会发现许多企业的项目都是我们手机上已经安装或每天使用的高粘性产品。电桩的上榜,似乎预示着这个新兴的新能源朝阳行业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而在行业中摸索了近两年的优秀企业也不仅仅只是一个生态梦想,它已经开始影响并改变着部门新能源智能汽车使用者的普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