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时工到掌舵人,看秦玉峰如何让东阿阿胶走向世界
2016年9月4日晚间,央视播出了新一期《对话》,主题是《寻找中药走出去的“硬实力”》。“商业人物”参加了《对话》的录制,并在录制前后专访了中国中药协会阿胶专业委员会首任轮值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01传承与传统
四十多年前,1974年10月,16岁的农民秦玉峰(他喜欢以虚岁称为17岁)招工到东阿阿胶厂做临时工。那是一家创办于1952年的工厂,是国内第一家国营阿胶厂。此前的两千多年,东阿的阿胶始终维持着家庭作坊式手工生产,并一直秉承传男不传女的工艺传承模式。
秦玉峰的师父是一位名叫刘绪香的老药师,他是同兴堂的第七代传人。机缘的巧合,秦玉峰成为了那家创立于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的东阿阿胶制售坊的第八代传人,也成为了有完整传承记载的第八代阿胶制作传人。
“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大铁锅都是敞口的,烟雾弥漫,说是伸手不见五指。煤和锅离的很近,尘土飞扬。因为有蒸汽,冬天特别冷。我们就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他很珍惜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这是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他说。
经过年复一年的学习与历练,秦玉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临时工,逐渐变成了企业的重要角色。2006年,秦玉峰成为东阿阿胶总经理(总裁)。他开始站在舞台的最中央。在接下来的十年当中,东阿阿胶成为唯一连续三届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唯一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组织及个人奖)以及全国质量奖和中国杰出质量人的企业,还连续6次荣获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
2015年,东阿阿胶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利税25.82亿元,市值320亿元,品牌价值106亿元。十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4.8 倍,利税增长8.22倍,市值增长 14.5 倍,品牌价值增长3倍,连续8年被评为最具发展力上市公司......
这些数字,是对秦玉峰的褒奖,更是他在这42年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与东阿阿胶一起创造的辉煌成绩。
02文化与科学
东阿县是中国的阿胶之乡。从掌舵“东阿阿胶”那天起,秦玉峰就感到自己身负的重任。他时常引用曾子的那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尽管中药走出国门的道路艰难曲折。但秦玉峰依然觉得,这是空前的历史机遇。他们这一代中医药人,倘若错失了历史机遇,中药走出去、国际化的时间成本会更高。他愿肩负起这份历史性的使命。
对于秦玉峰来说,中药不单单是个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他一直觉得,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条血脉。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沉浸在“文化营销”、“营销文化”和“文化体验”的逻辑里,却又有清醒的认知。
很多人认为,“文化营销”是一种手段,文化是工具,营销是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东阿阿胶的经营业绩。这种观点大多来自分析师和财经媒体。但我始终认为,尽管“东阿阿胶”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在推进“文化营销”,但“文化营销”归根结底不是为了营销,而是为了文化,是为了提升中医药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唤醒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站在“东阿阿胶”的立场上思考,我们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着“文化营销”的策略推进。什么是文化营销?就是通过阿胶文化的普及,使人们了解阿胶、了解传统医药文化、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国家。这是“东阿阿胶”的“我从哪里来”。
过去十多年里,“东阿阿胶”在“文化营销”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模式和载体,通过场景再现、讲述中国故事等模式,努力唤醒民众对中医药文明的记忆。我们在《甄嬛传》和《女医明妃传》中的植入,已经使“东阿阿胶”深入人心。
其实这种模式,我们得向韩国人学习。通过《大长今》和《医道》两部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电视剧,韩国人成功推广了其民族医学,使许浚的《东医宝鉴》深入人心,成为了朝鲜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文化自信的来源。
“东阿阿胶”进行这种影视剧植入,目的是为了走向世界,成为国家名片,而不仅仅是为了国内市场。随着《甄嬛传》等优秀影视产片的走出国门,我们未雨绸缪的行动现在已初见成效。
在“文化营销”上,我们也采用了一些“名人代言”模式(三千年历史上无数文化名流都是“东阿阿胶”代言人)、“中医外交”模式、“体育营销”模式、“节日仪式”模式等方式,普及阿胶的功能与文化记忆,构筑文化复兴通路。
在秦玉峰看来,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局部之一,更是经过了数千年时间检验的科学。
秦玉峰认为,作为中医药从业者,把中医药已知的部分呈现给世界,并且努力探索中医药的未知,使其变得可理解、可接受、可量化、可实证。这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门槛,也是他们这代中医药人的集体使命。
03量化之旅
2013年,印尼雅加达,由印尼中医协会主办的医学研讨活动中,印尼中医协会通过一系列的临床研究,逐步证实了“复方阿胶浆治疗登革热”的有效性,复方阿胶浆也成为印尼辅助治疗登革热的首个特效中成药。
复方阿胶浆是量化和数字化的产物,而中药国际化最大的桎梏是“量化”。
在秦玉峰看来,“量化”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如果不能量化,中药的学科性将会受到质疑,“走出去”的路径就会变得狭窄。
具体到中药到底能不能量化的问题,他的观点是:
第一,中药行业只有量化了,才能产生真正的世界级企业。“量化”是一个专业词汇,指的是目标或任务具体明确,可以清晰度量,根据不同情况,表现为数量多少,具体的统计数字,范围衡量,时间长度等等。
第二,量化与传统并不冲突。“东阿阿胶”炼制技艺的传承走的是传统传承路线,我们在坚持传统、坚持古法的同时,把那些传统技法、经验,用现代设备、科学语言承接,将炼胶设备、温度、水分含量等传统经验转化为现代语言。在炼胶过程中,我们用经验丰富的炼胶师与精细化的微机自控系统相结合,使每一批次的阿胶质量更加稳定。但是晾胶、擦胶工序,我们还是坚持了数千年以来的手工制作方法。
第三,量化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拥有科学的态度。量化的目标是科学,是为了呈现科学性,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中医药的量化之路,要走很长时间。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匹配之路,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走完。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两种科学逻辑、两种文化基因、两种话语体系的碰撞、磨合与交融,需要用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才能完成。
第四,中医药量化之后不会影响药效。中医药量化之后只能使市场更加规范,生产更加规范,用药更加规范,医生用药也更加标准化,最终使临床疗效更加突出。
秦玉峰说,“东阿阿胶”的颗粒剂、口服液、小分子阿胶这三类产品,在服用方法上都比较方便,小分子阿胶生物利用度更高,吸收更好,已经获得了美国、韩国的发明专利授权。这正是量化带来的好处。
“药效的最终呈现有多种因素,除了药物本身之外,还包括医生的治疗方案、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药物只是治疗环节的一个部分。”
“中医药量化,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但本质上只是我们追求‘健康中国’的一个路标。我们要走得更远。这是比量化更重要的事。”秦玉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