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峰、邓德隆共同做客《波士堂》分享东阿阿胶“重新定位”背后的故事
11年来,他带领企业从四面楚歌做到净利润近20亿,市值从22亿增长到450亿,其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蜕变与重生?
从“补血”到“滋补”,虽一字之差,却实现了整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由衰到盛的转变与升级,这背后到底有何思考?
他带领全国6万多贫困人口通过养驴脱贫致富,被坊间誉为“中国最大的驴倌”,他如何看待“企业利润”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2017年11月18日,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做客第一财经频道《波士堂》,讲述他进入东阿阿胶43年以及接手东阿阿胶11年中的各种辛酸和创业故事。作为陪伴东阿阿胶一路走来的创业伙伴,特劳特伙伴公司全球总裁邓德隆受邀担任节目嘉宾,回忆起十多年前与东阿阿胶初次结缘的场景,并分享关于东阿阿胶“重新定位”背后的故事……
十年蜕变,“滋补”重生
2003年,东阿阿胶前任董事长刘维鋕,因为看到邓德隆所著的《2小时品牌素养》慕名而来。邓德隆对初次来到东阿阿胶厂的记忆极为深刻:工厂看上去非常破,门口挂着“打造亚洲补血第一品牌”的横幅,不过这口号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多少有些“讽刺”,因为当时的“补血”市场非常萎靡,可以看到,这条生产线在不久的将来便不复存在。这不仅是对于东阿阿胶,乃至整个阿胶行业,都是莫大的危机。
2006年,秦玉峰先生开始执掌东阿阿胶时,便邀请邓德隆,重新梳理公司战略。在特劳特团队的协助下,东阿阿胶制定了“十五”战略规划,明确了聚焦阿胶主业、将阿胶从“补血”重新定位为“滋补”,启动价值回归工程,确立了东阿阿胶“单焦点、多品牌”的发展之路。
从此便有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品牌故事“滋补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将阿胶从萎缩的传统补血市场,转移到了更为广阔的“滋补养生”市场。
容纳竞争,共同开创阿胶品类
面对新的品牌故事,主持人袁鸣非常惊讶:“为什么没有提东阿阿胶?”主持人的问题,也正是当时很多关心东阿阿胶发展的老领导们提出的问题。
秦玉峰坦言,当时隐去东阿阿胶品牌去推广阿胶品类,的确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但我们认为,品类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开创品类,引领品类发展。只有更多企业进入阿胶行业,整个品类才能从边缘化回归主流,品类繁荣,领导品牌受益最大。
东阿阿胶用了10余年的时间推广阿胶品类。在此之前,2005、2006年左右,全国只有两三家阿胶企业,大量企业纷纷退出,如今,不仅原先退出行业的企业纷纷回归,更多的主流企业也加入进来,全国已经有了100多家阿胶企业。
面对行业重新繁荣所带来的质量参差不齐问题,东阿阿胶通过基地化建设、标准化体系、生产过程全开放等,帮助更多中小品牌成长起来,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对于随之而来的竞争,秦玉峰自信地表示,我们希望把整个蛋糕做大,虽然我们的市场份额减小了,但企业整体业绩有了大幅度提升,其他阿胶企业发展起来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繁荣发展,就像在白酒行业里,全国有这么多酒厂,茅台酒依然发展得很好,新加入者对行业是有贡献的。
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在于引领行业发展
东阿阿胶近年来不断的提价,也引起现场嘉宾的疑惑:为什么不能降低产品价格,惠及更多普通民众呢?“驴倌”秦玉峰说道,我们通过全产业链的模式,覆盖了9个省、16个地级市、100多个县的贫困地区,使这些地区的养殖户通过养驴致富,实现了精准扶贫;近三年来,一头毛驴的价格涨到了3000元,我们档案中有6万多名贫困养殖户,全国存栏量大概600万头,算下来这些贫困养殖户可实现的价值提升了180亿,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大的社会责任。
邓德隆进一步指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不是做慈善,而是不断改进产品、服务和工艺。现在大家可以看到,阿胶行业的质量整体提升了,而东阿阿胶作为行业领导者,一直在追求更高的品质和工艺,不断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如果只是把利润降低,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只有足够高的利润,才有未来应对创新和风险的成本,才能持续改进产品,给顾客稳定的保障。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波士堂》访谈秦玉峰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