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轮值CEO郭平:数字化转型也有“马斯洛需求”

华为轮值CEO郭平:数字化转型也有“马斯洛需求”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冯庆艳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在11月9日的“2017华为亚太创新日”上,做了一场《探索亚太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演讲,他说,马斯洛有人类需求金字塔,从生理、到安全、到自我实现。在我看来,从一个国家来看,它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需求从低到高,大致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郭平称,第一层是部署ICT基础设施,构建数字经济的基础;第二层是安全,既包括物理世界也包括网络世界的安全,这是发展的保障;第三层是扶持各行业实现数字化;最高层是实现从城市到国家级的统筹管理,拥有一个智慧大脑。

以下为郭平的演讲内容摘要:

未来将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

所谓 “数字经济”,重点在于“经济”,希望ICT技术作为关键使能器,可以继续推动亚太各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华为,我们对未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人类正在进入智能社会,未来将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

终端是万物感知的触角,网络连接万物,云端“数字大脑”汇聚了人类社会海量数据和资料。自动驾驶、智慧医疗,以及大部分人类脑力活动都在“数字大脑”协助下变得更高效。

举个例子,大家现在到中国旅游,不管在城市还是边远的乡村,不管买飞机票还是路边摊上的水果,都可以用手机支付,人们已经习惯了无现金生存。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额达到24万亿美金,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随着大数据、AI的快速应用,生活智能化相信不会太遥远了。

当前,全球都在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我们来看看亚太各国数字化转型的情况——华为用GCI来跟踪各国的情况,可分为三大类:起步者,加速者和领跑者。新加坡处于前沿阵线,其它经济体多属于加速者和起动者。

我们有一个关键发现,当一个国家的GCI得分达到35分后,数字设施的投资回报率将会呈现强劲的乘数效应。马来、泰国、菲律宾都正处在这一阶段,印尼和越南也很快达到这一阶段,换句话说,这些国家在ICT的投资上会带来更高的GDP回报。(备注:中国GCI得分47,比马来的46多一分)

以马来为例,为支撑“国家在2050年成为全球前20个经济体之一”这一战略目标,国家提出了多项措施,包含:工业4.0、智慧教育、智慧旅游以及平安城市等。我相信,包括IoT,云服务和宽带网络等在内的ICT设施将助力马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远大目标。

我们特别留意到马来对MSME的高度重视,2020年,MSME将为马来贡献41%的GDP,在这点上和联合国SDG倡议一致,这也意味着马来需要为这些企业接入支付得起的宽带、易用的云服务、能支撑创新IoT平台和便于成长的生态系统。

新的基础设施带来新的机会

我们从是ICT基础设施说起;

我刚提到过中国移动支付年度流水24万亿美金,另外,共享单车注册超过1亿、电子商务交易额3.5万亿美金,都是全球第一。

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基础网络的超前建设,例如:深圳是一个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4G基站数量达到36000个,比马来西亚还要多2000个站。中国在基础设施的长期高强度投入,才实现了今天在应用方面的领先。

另外,新的基础设施带来新的机会,尤其是对微小中企业(MSME)。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NB IoT作为新的基础设施,正在成为众多企业创新的强有力的引擎。

我们看到中国北部农场,有120万头牛接入物联网络,新上市的2/3以上汽车装备了物联网模块,除此以外,还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利用NB IoT网络信号强,功耗低的特点,把路灯,水表,电表等产品与NB IoT技术相结合,持续进行业务上的创新。

保障网络安全

第二层级是安全,确保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安全。

从物理安全说起,近年来,视频监控的部署规模越来越大,智能技术可以将平安城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案例。中国江苏省的重点工业化城市之一的常州部署了平安城市云,利用“人工智能+视频”实现日常的城市管理,这套系统从早上开始,先替交警集中扫描全市车牌,辅助交通管理;过了早高峰,它又能够帮助公安监控重点的区域,到虚拟世界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保障;过去20多年,ICT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物联网的大发展,也带来了网络安全的隐患。

打个比方,我们以前开的车以机械为主,系统封闭,现在车里信息化系统越来越高,就连发动机里面80%以上的开发量是在软件部分;类似汽车、电力、电气设备等等这些原来没有考虑过网络安全的产品大量上网,带来很大的威胁。

未来,包括ICT在内的各行业需通力合作,从管理上增加网络安全重视程度,在制度上进行保障,比如产品设计流程中加入安全审查环节,另外更重要的是是技术上持续改进,尤其垂直行业新进入网络的产品,需要ICT,行业和第三方安全专家协同,共同增强网络韧性。

晚上它也不用休息,对视频进行整理存档,即高效又节约人力。

扶持产业数字化

在网络基础和平安保障的基础上,下一个层级是实现产业成功转型,在数字化时代取得竞争力。

我们先来看制造业,在过去几年,销售、物流等环节已经逐步实现数字化,全球部分领先的工业企业已经开始为物理世界建立数字模型(digital twin),以数字模型为纽带,连接物理世界和商业活动,实现全流程一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作。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我们也看到德国有工业4.0,中国有智能制造2025,为国家产业做了顶层设计,在德国,我们还看到IDS(行业数字空间),汇聚行业的数据,让这一新时代的“石油”为整体竞争力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农业是最古老的行业,但是这一领域也在快速实现数字化。

这张图引用自是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论文。大家可以看到,现代化农业系统有更多的交互,核心是掌握关键数据,包括:农业机械、土壤、灌溉、种子、化肥,气象数据,然后由农业专家和ICT专家共同做分析,做好数据训练,提供选种、喷淋、温室条件设置等建议,提升农业效率。

农业的数字化对顶层设计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以往一些落后地区对农产品种植情况的统计需要半年时间才能把数据汇聚到农业部,这时蔬菜已经上市,再做宏观调控意义不是很大了。做好农业大数据,可以更好地根据要素禀赋做好宏观牵引,更好地为相应产品提供补贴。

实现国家智慧大脑

数字化的最高需求是实现城市,乃至国家的智慧大脑;新兴的“城市计算”,将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多元时空数据融合,创造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下面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这是一个城市管理的场景,今天,从沙特、阿联酋、中国、俄罗斯等地新规划的平安城市系统,都要求公安、交通、环保、水利等部门统一调度。形象一点来说,如果城市有某个区域发生塌方事件,各部门都可以同时知情,多个系统同时调用,并且协同处理。最高负责人在一个大屏幕上看到所有的情况。

从产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曾经,中国的一位副总理在视察了几家重工业公司之后说:“你们企业这个大屏幕太好了,全国的重型器械运作一目了然,从这个屏幕上,我一眼就能看出中国建筑业的开工情况”。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各个行业协会把产业信息都汇聚在一起,全国的行业发展情况,国家相关管理单位就能一目了然,并实时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基于不同的诉求,类似这样的管理场景还很多很多,大屏幕的背后需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实现智慧大脑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