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戴亦一:中国需要第三种增长方式
时代周报记者 刘巍 发自厦门
在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被德国代替、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固定投资拉动经济模式逐渐失速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是否能在“互联网+”或者“工业4.0”等新浪潮中迅速启动新的引擎?
4月22日,李克强总理参观完刚刚挂牌的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后,前往厦门大学,参观了一家“建在厦大老建筑(骑楼)里的概念书店”。
“互联网+”概念是当下最重要的热点之一。而李克强前往的这家带咖啡馆的书店,也代表了厦大使用“经济学+人文氛围”的管理方式和驱动师生对学术、商业和公共话题的讨论氛围的传统—厦大每个学院必须拥有一家咖啡馆,教师前往消费一壶茶的价格,几乎必须低至个位数。
在厦大管理学院院属的“映雪咖啡馆”内,厦大管理学院副院长戴亦一,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互联网+”对宏观经济作用的见解,以及资产证券化对地产业转型的有效性的判断。
拉动经济需要释放消费需求
时代周报:“互联网+”出现在一个什么样的经济背景中?
戴亦一:目前整个经济面临的窘境是这样的:两种旧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新的增长模式。旧的两种增长模式分别是出口导向和投资驱动,当下,国家非常希望能转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但消费需求并不强劲,甚至出现了轻微通缩。
时代周报:出口导向和投资驱动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是什么?
戴亦一:从1978-2008年,中国经济基本上是按照日本模式在发展,即出口导向。中国的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使得中国持续了将近30年的发展,成功地成为世界工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这种优势就逐渐消失了。出口需求下降,同时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加上人口红利下降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导向战略从2008年开始就越来越难以维持了。
2009年后我国转向了另一种同样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投资驱动,主要是地产。它不属于实体经济,而接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私人房产还是公共设施的建设,实际上都大量地在消耗社会财富。
财富高消耗使得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在内的整个社会背上了沉重债务,使得目前地方债和全国的国民负债率都非常高。并且,这类投资没有短期回报,即使有,也回报得极其慢。
房地产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连续性发展的模式。它拉动了购房需求,也创造了地方财政,地方政府的卖地所得建设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的基础设施还推动了房价、地价上升……它看起来是一个繁荣的小春天,但是这种繁荣很快在2014年被打破了。目前房地产供过于求,基础设施背后是大量地方政府不良债,经济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下行。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目前进入到一种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越来越悲观的状态,而悲观又导致投资、消费规模的萎缩。
今年一季度中国的GDP增速在7%上下,这个是多少年来很难见到的。但更糟糕的是,整个经济失去了方向,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起码两驾失去了拉动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再提扩大内需。
时代周报:扩大内需并不是个新鲜话题,您认为目前政府对这一问题重视更胜往日?
戴亦一:首先,中国的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这些年来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是逐年在降低。其次,过去10年来中国的真实通货膨胀率其实已经很高,政府在大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采取了信贷放水和印钞票的方式,从消费者的消费里面收取了“铸币税”,补贴修高铁和修机场的投资。
因此民营收入从数字上看似乎在增长,财富也在增长,但是实际上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与整个经济是不相称的,收入增长没能跑赢这种经济,无法成为拉动经济的力量。
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基础设施能够直接反映在GDP上成为政绩,而医疗、教育的投入对地方政府来说政绩并不明显,因此我国的医疗教育投资亦严重不足,加上养老机制实际覆盖程度的低下,更使得国民边际消费倾向降低。
“收入少+不敢花”,使得国民消费需求实际上被严重抑制。
因此,政府在出口和投资都失速的前提下,希望以消费需求释放来拉动经济,成为不二的选择。
“互联网+”是改善经济循环的尝试
时代周报:您怎么看“互联网+”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戴亦一:首先要看互联网在整个经济体系的作用,它与工业革命一样,是信息时代的又一场颠覆式的革命。
其次,我国需要释放内需,释放内需就要求经济回归到发展可良性循环的产业,也就是实体经济。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生产的服务,消费者服务,最终由消费者买单的产业,才能自我循环。
能够自我良性循环的发展才是可以长期持续的。由政府买单或击鼓传花的产业则相反,都不可持续。
在发展可良性循环产业方面,当下的最佳选择即是改造整个传统产业。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才将互联网+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国家层面看,“互联网+”迟早会发生,很多领域迟早会被颠覆。与其被颠覆—被动地去适应它,那不如主动去迎接它。由国家倡导全社会对互联网+的重视,加速这一颠覆的进程。
时代周报:“互联网+”将如何重塑传统行业?
戴亦一:它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经济效率,刺激消费。
就目前火热的叫车行业来说,原来出租车难以打到,所以我出行永远首选自驾车。但目前来回叫车都很方便,我今天去公园,知道那个地方很难停车,我就会选择叫车了。
对教育行业也一样。教育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是非常高的,以前做管理培训,我们学校在报纸上打广告,有需求的学院打电话过来,招生就完成了。但现在,我们加大投入做微信营销,建设自媒体,可以向更多人推送招生信息。
更重要的是,众筹式教育的出现。比如,微信朋友圈里几位朋友都想学国学教程,何必要给大学赚学费呢?几个或几十个人AA制,自己直接去请老师即可—因为像老师他也有他的APP,他有他的微博。
“互联网+”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第二个功能就是O2O,去中间化。大学、各种培训机构会不会被替代掉?并非不可能。
时代周报:有这样一种观点:从宏观上看,即便更优质的服务供给替代了劣质的服务供给,但由于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限制,总需求似乎并没有增加?
戴亦一:不尽然,消除信息不对称使得新的循环建立,人们的消费和收入都得到了增加。
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仍然以出租车行业为例,在路边招车模式下,乘客在马路边等半天等不到一辆车,浪费时间;的士司机他满街跑,空驶率极高,浪费时间和油气。空驶的成本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摊在消费者的车费中。滴滴打车已经是传统出租车行业的互联网+了,叫车模式使得上述的两种浪费大大下降。
滴滴专车那就更可怕,原本很多闲置私家车被用于解决高峰期出租车不足的情形。不少专车司机原是“闲人”,加入这个体系后,一个月能挣几千块到一两万元,赚钱以后他就会进行消费,循环就形成了。
另外,互联网为服务业提供了无数的创业机会。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本质上是零售,零售类的中国确实走在世界前面。现在开始进入到服务业。
服务业是经济未来增长的真正空间,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70%,人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喝牛奶、买手机、买车子、房子,这些消费是有限的。但服务消费是无止尽的。
时代周报:“互联网+”的另一个含义是政府事务的互联网化,您觉得这一变化的作用如何?
戴亦一:同样是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减少。原本每办一次签证,人要去现场排队,现在我就在网上直接就可以办完。所以它大量地节约了全社会的时间,让人们能够多去工作、研发、创业、学习。在人口红利日渐消失的当下,这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率是尤其重要的。
时代周报:您不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具有关键作用的转型方向?
戴亦一:与工业革命给整个产业界带来投资浪潮相似,“互联网+”也带动了新一轮企业投资,而且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来。它对于刺激消费,刺激实体经济的投资显然至少是一根救命稻草。
但它的确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中国经济目前的窘境是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涉及收入分配等问题,“互联网+”只能改良它,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原因是,固定投资需求也是属于内需,消费需求也是内需。固定投资需求我们已经透支了,现在必须要去做的,就是要把消费需求释放出来。消费需求释放的最重要前提是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敢花钱。这不是“互联网+”能够做到的。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地产行业转型
时代周报:地产证券化在当下“互联网+”的节点上大热的原因是什么?
戴亦一:相对于欧美和日本,我国的地产证券化进程是严重滞后了。因为中国整个金融市场长期垄断封闭,市场化程度很低。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证券化,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一些有远见的公司2002年左右就在尝试,但是此前政策一直未能放开。
目前的资产证券化受到关注,因为它主要可以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的存量地方债问题。2014年一些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住宅过剩,一、二线城市则主要是商业地产过剩。
二是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逐渐实现将不易整体出售的固定资产套现。要把整个购物中心几十个亿卖给一个投资者很难,卖给几百几万个投资者就比较容易,不动产的资产证券化比较容易实现,只需要合理的收益率的估值。
企业将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这个打包,卖给中小投资者,企业把套现的资金转型到娱乐、旅游,这些服务型轻资产行业中去;中小投资者则获得长期的稳定收益。
时代周报:您怎么看资产证券化对地产业转型的作用?
戴亦一:资产证券化也是在对冲原有融资环境中的时间差,地产证券通常是长周期的投资,不是短期限的投资,这种基金一般是长期持有,持有一个购物中心长达20年或30年。这样房企手上的出售型资产,就在投资性基金的手中,转变为持有型的资产,持有型的资产收益率不会很高,但是它很稳定。
时代周报:资产证券化会如何影响地产业的杠杆率?
戴亦一:它会降低它的杠杆率,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把我的这个资产打包卖给你了,是去杠杆的过程。
比如一个购物中心,房企原本需要借银行的钱来维持,现在我打包卖给某一个基金,不再需要借贷了。
资产证券化不仅包括不动产,也包括动产,以及地方政府。如果债务危机爆发的话,就将它持有的一些股票,通过上市的方式卖掉,这也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
时代周报:您怎么看持有地产证券的风险?
戴亦一:资产的估值会涵盖这一点。过剩房产、资产的估值就会影响。风险较大的的确需要投资者小心,比如遇到不实的估价。但因为这个市场和投资者都很专业,比如基金管理机构、证券机构,他们注重到他们的市场声誉和收益率,会大大减少这一问题。
(戴亦一,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厦大EMBA负责人之一,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总裁班”特聘教授,兼任厦门市大学资产评估事务所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责任编辑:HN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