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英雄本色》系列、90年代的《古惑仔》系列,20世纪初的《无间道》系列,是它们创造了香港电影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每隔十年,香港影坛总会出现一部卖座又叫好的片子,这似乎成为香港影坛一个不成文的规律。近几年,虽然诸如《叶问》、《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这类的“港片”收获几亿票房,并在“专为香港电影人”而设的金像奖上囊括数项奖项,但是,内地人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这些电影中,纯粹由香港人独立制作完成的“纯”港片日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回顾近几年的荧屏,鲜有口碑票房双赢的纯港片,有些媒体不禁悲叹道“港片传奇难再续”。2010年,在香港获得广泛认可,反映香港风俗人情的“纯港片”《岁月神偷》,票房上成绩却只是一般。然而,两岸三地合拍片诸如《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叶问2》票房则是轻松过亿。虽然说,票房只是衡量电影质量因素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香港电影人与内地合拍电影成未来港片一重大发展趋势。而市场想要再次出现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纯港片,可谓是困难重重。
一向对坚持走纯港产片路线的银河映像也拍摄了《单身男女》在内地热映
现状一:电影创作遭遇瓶颈,导演“北上”求合作
难题一:题材类型无创新,港片急求突破
提及香港电影,观众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香港的警匪片和黑帮片,很重要一个原因,是片中的‘英雄情怀’。无论是80年代的《英雄本色》、《警察故事》、90年代《古惑仔》,还是20世纪初《无间道》、《黑社会》,这一类片子共同要素即为‘邪不压正’、‘无所不胜的英雄’、‘无价情义’。纵观这几部电影,这类电影有一个趋势——情节越来越复杂,探讨人性的内容越来越多。
在2002年红极一时的《无间道》,仅是众多影帝影后级别巨星的飙戏就让人大呼过瘾,此外,更让人欲罢不能的是它巧妙的构思、精心裁剪编辑的情节。不过,此后的警匪片,《伤城》、《证人》到《线人》、《枪王之王》似乎都难逃《无间道》的影子,如:倒叙的故事结构、犯罪心理学知识的添彩。换而言之,香港警匪片难以在剧情和故事编排上有新的突破。即使《枪王之王》采取两位男主角的模式,但它在故事上却始终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意。目前,在电影题材创作上遭遇的瓶颈,成为香港影片的硬伤。前些日子,吴彦祖和冯德伦宣布要重拍《英雄本色》,各路人士对此皆持观望态度。但是,当香港警匪片开始“炒剩饭”吃时,那离它没落之日也不远也!在此情况下,众多香港电影人,纷纷转向内地或国外,寻求新的突破。
80年代,90年代成龙主要拍摄《警察故事》系列,90年代末,成龙转站国外,打入好莱坞,与国外合作拍摄《尖峰时刻》等众多影片,而其电影搞笑类武打戏的风格却一直没有改变。如今,他大部分时间转向幕后,与内地、国外合作拍摄多部影片,如2011年上映的反映军阀混战年代英雄故事的《新少林寺》。
拍摄过包括《大事件》《黑社会》《大块头有大智慧》在内等多部黑帮电影的杜琪峰,也跑到大陆来寻找电影题材。他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提到,在拍摄《单身男女》之前,他本打算与内地合拍一部有关重庆扫黄打黑的警匪片,并为此专门去重庆探访过多次。
被称为新一代香港鬼才导演的彭浩翔,在拍完一部粤语为主、反映当下香港年轻人情感故事的《志明与春娇》后,也投入‘北上’大军,与江苏卫视合作,准备拍摄新片。‘北上’的香港导演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曾拍摄过《投名状》的叶伟民。这位导演更在去年年初拍摄出颇具内地风土人情,以夸张的方式折射国内春运现状的电影——《人在囧途》。
数位香港著名导演离港搜寻新剧本的原因不难猜测。剧本来源于生活,而内地可谓是电影题材库,可挖掘的‘宝藏’丰富。它历史悠久,且不说源远流长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再加上数量众多、才思横溢的作家资源,这对于香港电影人来说是难以抵制的诱惑。中国幅员辽阔,就取景来说,且不论诸如上海北京现代城市的建设也日渐完善,仅看它自然风景资源就极为丰富,沙漠、大草原、森林皆有之。
不过,内地虽然能够成为暂时缓解香港电影人创作瓶颈的一个出路。但是远水不解近渴,倘若香港电影人无法从自身寻找新的突破口,那么港片崛起之日将会遥遥无期。随着合拍片数量增多,导演编剧人才外流加剧,将会使港片的复兴之路雪上加霜。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