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财神
日前,《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在微博上爆料,称“当我夸一个国产电影好,你可以不用信,因为十有八九是人情。当我夸一部电影牛,你可以信一半,因为它可能仅仅是不难看。当我劝你掏钱买票进场时,你可以试着相信,因为‘不直接骗票房’是我最后的底线……”
在该微博数千网友的热烈评论中,国内影评人成为众矢之的。有网友指出,现在一些所谓专业人士或评论者给出的意见,和观众实际观影感觉明显不符,而“交口称赞”现象依然屡见不鲜,从而对影评人这个群体大失所望。
影评人究竟是些什么人?宁财神所说的“人情”,真能换来影评人的卖力吆喝吗?本报调查采访发现,其实目前中国的影评人普遍缺乏行业规范和行为底线,因此长久以来被电影宣传方“牵着鼻子走”,处境尴尬。
总体情况
中国“影评人” 数量不过百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影评人,并没有明确界限。业界认为,笼统说来,只要对某部影片公开发表过看法的就算影评人;而严格说来,则只有那些以写影评为生的人才算影评人。
如果采用前一种划分标准,可以说所有观众都是影评人,因为当前网络发达,要发表一下对某部影片的看法是件太容易的事。而如果采用后一种划分标准,中国则一个影评人也没有,因为目前业内还没有纯粹靠以写影评为生的人。
综合之下,本报将“影评人”的标准划为:不依附于任何利益团体、能独立表达观点、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经常写影评并公开发表、能从中获得收入的人——并不一定以此为生。按照这种划分标准,像《山楂树之恋》的编剧顾小白、《中国日报》专栏作家周黎明、北京大学教师毕成功等都可以称为“影评人”,但这类影评人数量不过百人。
收入状况
挣钱不多 每个月两三千元
对于详细的收入状况,上述各知名影评人在记者采访时均不愿透露,不过据记者了解,单从写影评的角度,这个群体的收入非常有限。
以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毕成功为例,他从2002年开始写影评,很快被新浪网发现并“收编”为专栏作者。从2005年开始,他每周为新浪撰写北美票房综述,后来又撰写奥斯卡获奖影片预测,引起强烈关注。
“我每个周一的凌晨1点拿到票房数据,然后一夜不睡,赶在9点左右发稿。”这样的生活毕成功坚持了5年。“写北美票房综述这对我来说就是纯粹的乐趣,新浪给我的稿费是每千字150块钱,还不够我将来补肝用呢。”毕成功半开玩笑地说。
毕成功已经是圈内成名较早、很有资历的影评人,他的稿酬标准才每千字150元,其他影评人的稿酬待遇也就不言而喻。
《中国日报》专栏作家,曾出版过电影专著《好莱坞启示录》的周黎明也表示,自己只是个“兼职影评人”,靠影评挣得很少:“写影评只能算是我的一个爱好,因为影评人的微薄收入并不能养家糊口。如果能够10倍于我现在的工资,我想我会专心做个专业影评人。”
另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片人告诉记者,目前各影片在上映前,一般都会邀请业界比较知名的影评人来看片,有时候会给大伙儿“红包”,但一般都在500-1000元之间:“主要看片方的宣传费用,如果比较吃紧,就只能少给点或者不给。”
如此算来,一个影评人每周写一次影评(以150元/千字的高标准计算),再加上片方给的红包(有时给了红包就没有稿酬),一个月单靠写影评获得的收入也就两三千元。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