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风雷》(1967年摄制)
《宁死不屈》(1968年摄制)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提起这两句话,如今的年轻人或许很陌生,但对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却再熟悉不过了——这是阿尔巴尼亚电影中必有的对白。
《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第八个是铜像》、《伏击战》、《海岸风雷》、《山鹰之歌》、《脚印》、《平凡的岗位》、《勇敢的人们》……这些类型各异的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讲述着充满异域风情的故事。在那个物资缺乏、文化生活单调的年代,这些与众不同的电影就像一扇小窗,让如饥似渴的中国观众宛若呼吸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新鲜空气,影响了一代人。
时过境迁,随着美国大片的涌入,阿尔巴尼亚电影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记者发现,国内已经没有专门研究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专家,了解该国电影发展历程的人也是凤毛麟角。经多方打探,记者找到了当年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导演苏秀,并辗转联系到一位阿尔巴尼亚女演员,终于勾勒出了这段“陌生”的电影史。如今,这个国家的电影早已不如当年丰富,但他们的电影人却依然在美国大片的夹缝中争取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好莱坞统治全球影市的今天,我们熟悉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早已成为博物馆尘封已久的藏品,但拂去这些老电影的灰尘,记忆竟然如此清晰。
自由属于人民,也属于电影
当《泰坦尼克号》、《狮子王》等经典美国大片转制成3D版在全球掀起浓浓的怀旧气息时,一部分中国人也开始怀念起阿尔巴尼亚电影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伴随着一代中国人度过了许多漫长而单调的夜晚。与当年的辉煌不同,如今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不仅离中国人远去,在电影的世界里,似乎也已被好莱坞的浪潮淹没。曾出演电影《蜜月》的阿尔巴尼亚女演员叶莲娜·特库嘉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如今该国一年的电影产量也很难超过10部了。
中国引进过的阿尔巴尼亚电影(部分)
战争题材(以反法西斯为主):
《山鹰之歌》(1962年译制)
《他们也在战斗》(1962年译制)
《宁死不屈》(1969年译制)
《地下游击队》(1969年译制)
《伏击战》(1970年译制)
阶级斗争和反特题材:
《特殊任务》(1963年译制)
《我们的土地》(1964年译制)
《最初的年代》(1965年译制)
《广阔的地平线》(1968年译制)
《脚印》(1971译制)
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题材:
《塔娜》(1959年译制)阿尔巴尼亚首次独立摄制的黑白电影
《创伤》(1969年译制)
《在平凡的岗位上》(1974年译制)
《山姑娘》(1974年译制,芭蕾舞剧电影)
《石油赞歌》(1976年译制)
《小贝尼》(1976年译制,儿童片)
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引进了近30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电影火爆 缘于两国国家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中国的火爆得益于两国当时的国家关系。据《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的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到1965年间,我国的译制片达到775部,平均每年多达45部。
“文革”开始后,译制片受到了限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曾经在中国被大力推广的苏联电影也因此禁止引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朋友。因此,这些国家的电影得到了中国政府极大的重视,被大力弘扬。而“文革”期间,阿尔巴尼亚电影几乎成为唯一可以看到的外国电影。
“看不懂,但还是看过无数遍”
对于那个时代的电影,民间流行着一种说法:“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电影并不多,除了《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样的“老三战”影片外,其余的电影多为政治宣传或者科教类的电影。
据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介绍说,人们对于这些“新闻简报”式的电影非常熟悉,已经看过无数遍了,很渴望能看到不一样的影片。此时,充满异域风情的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进入,无疑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且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叙事采用多点、多线条的方式,很多中国人并不能够完全看懂,所以常常会有莫名其妙之感。”饶曙光介绍道,“那会我还是个孩子,显然看不懂,但还是看过无数遍。”
人物设置单一 “脸谱化”严重
提起阿尔巴尼亚电影,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口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曾为《勇敢的人们》、《战斗的早晨》等影片配过音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配音员苏秀告诉记者,那时候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就是这样具有很强的“口号”性。
有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自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了阿尔巴尼亚首次独立摄制的第一部黑白电影《塔娜》起,至1999年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厂出品的彩色片《针锋相对》,我国大概进口了近30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那些‘文革’期间还是孩子的中国人,对于阿尔巴尼亚电影具有很深的感情。相比之前看过苏联电影,在当时已经参加工作的我们来看,阿尔巴尼亚电影显得很幼稚。”苏秀表示。
苏秀认为,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人物设置比较单一,“脸谱化”现象严重,但它是那个年代唯一能够看到的电影,因此具有一定的怀旧价值。
电影年产不足10部 职业电影工作者很少
当然,阿尔巴尼亚电影事业的发展从未止步,只不过相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以阶级斗争和英雄事迹为主,转变成如今的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并且产量上也比以前减少了很多。
今晨,《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阿尔巴尼亚电影演员叶莲娜·特库嘉,她详细介绍了当今阿尔巴尼亚电影的现状以及发展情况。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相比过去,现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市场发展得如何?
叶莲娜:现在,阿尔巴尼亚电影院数量增加了不少,不过本国电影的地位不如以前了。与世界很多国家一样,阿尔巴尼亚国内电影市场也被美国电影所主导。去年的几部好莱坞大片,如《变形金刚3》、《加勒比海盗4》等,都在阿尔巴尼亚取得了很高的票房。
FW:如今,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年产量有多少?
叶莲娜:“纯种”阿尔巴尼亚制造的电影已减少了很多。不过,即使算上合拍电影,阿尔巴尼亚一年的电影数量也很难超过10部。(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电影产业大力发展的盛况已很难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