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哲学-宗教学-佛教-〔印度学派、宗派〕-上座部,部派佛教派别。音译他鞞罗部,又称圣上座部。“上座”本意指僧团中出家时间(僧腊)较长或年岁较高而居上位者。约在释迦牟尼逝世后100年之际,佛教分裂为两大部派,其中一派即上座部。关于分派的原因,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的记载并不一致,据《异部宗轮论》记载,分派是由大天五事引起,据《岛史》《大史》等记载,分派是由于比丘能否乞钱等十件事情引起。改革派人数众多,形成大众部,保守派人数较少,形成上座部。上座部后来还分出犊子部、化地部、正量部、说一切有部、法藏部等。法藏部后来传至斯里兰卡,成为南方上座部。后来所称的上座部,往往是指斯里兰卡所传上座部。现存典籍中,经有安世高所译《增一阿含经》的残篇(《杂经四十四篇》),律有汉译化地部的《五分律》、法藏部的《四分律》以及《毗尼母经》,论有汉译《舍利弗阿毗昙论》。南方上座部巴利语经、律、论三藏齐备,汉译有《善见律毗婆沙》。其学说在方法论上主张对释迦牟尼的说法要分别看待,如佛陀说法有了义,也有不了义等,因此也被称为“分别说部”。以蕴、处、界中的“处”为重点来说明事物现象,分析十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