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提运动(Bhakti Movement),哲学-宗教学-〔其他宗教〕-印度教-巴克提运动,发源于6~7世纪的印度南部,通过用不同语言表述的虔敬诗歌表达对湿婆和毗湿奴的虔信的运动。又称虔诚派运动。“巴克提”(Bhakti)意为“虔诚”“崇拜”,强调通过虔信行为获得解脱。巴克提运动自南至北展开,11~17世纪出现了由罗摩努阇、尼跋加(Nimbarka)、伽比尔、杜勒西达斯(Tulsidas)等倡导的宗教-社会改革运动。在哲学思想的层面,9世纪由商羯罗确立的吠檀多不二论,由罗摩努阇等领导人在此阶段进一步发展。这一印度教历史上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动员形式多样的宗教改革运动,没有统一的纲领,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没有统一的行动方式,完全是印度教各团体为自身的改革需要而进行的一些自发努力,其意义在于实现了上层哲学潮流和下层运动潮流的相互交叉和交流,并通过两大板块的运动和碰撞,深刻地改变了印度教的信仰方式,随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印度社会。该运动通过在某种程度上对婆罗门正统宗教文化提出挑战,重新塑造了印度教,并为近代印度教的发展和改革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