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具善恶(both good and evil inherent in Buddha-nature),哲学-宗教学-佛教-〔教义、术语〕-性具善恶,中国天台宗的佛性论。简称性恶论。天台宗智顗提出了“性德善恶”的思想,后被归纳为“性具善恶”,或者直接简称“性恶论”,以强调天台思想的特色。智顗的佛性论包括“性德”和“修德”两个层面,“性德”是指本有的佛性,但要在事修中显了,即为“修德”。依据《大般涅槃经》的“三因佛性”,“正因佛性”是中道第一义空,对于十界众生来说,体悟到“性空”以后,显现为“法身”;“缘因佛性”是开发一切善根功德,一切众生借此获得“解脱”,获得断智;“了因佛性”是照了真如性空之理,一切众生借此获得般若智慧,显现为“般若”,获得智德。智顗在《观音玄义》里认为,正因佛性无善无恶,而缘因佛性和了因佛性具有性德善恶。根据《华严经》三界唯心的思想,智顗设立“一念无明法性心”这一概念,把沟通三界的“心”理解为无明与法性和合的一念心。“三界唯心”表达了“心”缘起万法的功能,在“心”所造作的一切法里,有净有染。因此,一念心也是净染不定的,可以同时具备“无明”“法性”这两种对立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