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欲之辨(controvery between nature and desire),哲学-哲学-伦理学-中国伦理思想,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伦理道德与物质欲望之间关系的范畴。“天理与人欲之辨”的简称。先秦孔、孟提倡欲望要以道得之。荀子讲要有限度地满足人的欲望。老子、庄子提倡“无欲”。《礼记·乐记》明确地将“天理”与“人欲”作为一对伦理道德范畴提出。将“天理”与“人欲”对立,但并不否认物质欲望的合理性。后世对此有“以理节欲”“存理灭欲”“理存于欲”三种见解。汉代董仲舒、裴𬱟认为“欲不可绝”,提倡“节欲”,此后,张载也持此种观点。宋明理学在融合儒家的理欲观,吸收佛道“灭欲”“无欲”等观点的基础上,强调“明天理、灭人欲”。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都强调“明天理、灭人欲”。二程认为“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朱熹强调“革尽人欲,复尽天理”。陆王学派中王守仁则认为去尽人欲,纯为天理,则是圣人。明代中叶,产生了“理存于欲”的思想,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李贽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肯定了人伦就在日常生活之中。王夫之提出“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认为“天理”寓于“人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