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言自性(inexpressible nature),哲学-哲学-东方哲学史-印度哲学史,最高境界、形而上的真理超越语言概念的纠缠。在佛教哲学中,自性是存在的根据,烦恼视域下的自性是偏执的观念,智慧视域下的自性是真如、绝对的真理。真如自性作为存在的根据与真理,必须通过双遣辩证的消解才能切入,超越理性与知识的范畴,即离言说相、离分别相,即离言自性。中观学者强调“离四句、绝百非”的胜义谛,唯识学者提倡“离言真如”,与此同义。但是,为了理解的方便、教化的实施,不得不以言说来表示,通过知识与经验来教化众生;以言说表示的真理,即是依言真如。“离言自性”是解脱论与境界论的范畴,证入的真理即离言自性,所证悟的境界即涅槃,所以是超越一切现象界相对相状的绝对实在。在佛教经论中,主张涅槃具有灭、静、妙、离四相,实际上只是在描述圣者心缘法性而起的主观感受,法性就是离言自性。“灭、静、妙、离”是指向超越境界的启示性语言,而不是表达经验世界的指实性语言。中国佛教多以肯定性语言描述真理与境界,如华严宗“自性清净圆明”、禅宗的“自性本来清净”“自性能生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