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说(the thought of Bi-de),哲学-哲学-美学-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史-﹝基本理论﹞,中国古代美学观念。将自然界的景物视作人的道德品质的象征。认为自然景物的某些特性与人的道德相通,由此也构成了中国古人的特有自然审美观。在孔子美学思想中,就蕴含着“比德”观念。《论语·雍也》载:“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其中的“乐”(yào)含有审美喜好的意义。也就是说,智者和仁者分别以“水”和“山”为审美对象,是因为“水”和“山”分别象征着人的道德品质“动”和“静”。这揭示出儒家的自然审美观,即自然景物之所以美不是因为自然本身的性质,而是因为它是某种人伦道德的象征。到了战国及以后,“比德”理论正式提出。《大戴礼记·劝学》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与之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庳下,倨句皆循其理,似义;其赴百仞之溪不疑,似勇;浅者流行,深渊不测,似智;弱约危通,似察;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厉;折必以东西,似意,是以见大川必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