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相对性是生体对事物审美特性的感受、体验、评价随条件、时间、地点和审美需要、能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先秦庄子提出的“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汉代董仲舒提出的“诗无达诂”,晋代葛洪提出的“见美而后悟丑”,都指出了美丑的相对性与美感相对性。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美的相对性决定了美感的相对性。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绝对的美,现实世界和艺术的美是相对的美,人对现实、艺术的美感也是相对的。英国休谟认为审美情感依存于人心的特殊构造,美和美感都是相对的没有质的规定性的,陷入了相对主义。美感相对性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大千世界的美是无限的,发展的,展现在人面前的只是一部分,客观的限制使人们认识、感受到的美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人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开,受到特定历史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使人同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人对美的认识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部性、限定性;同时,每个个体审美的角度,深厂‘度不同和审美经验、能力的变化,也导致了美感的相对性。它表现于对美的内容和形式的把握;表现于不同或同一时代、民族、阶级的人们之间,以及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教养、经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