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自觉性是主体抱有明确目的从事审美活动和对审美对象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分析、判断、改造的性质。中国古代孟子所说的审美中的“以意逆志”,苟子所说的“以道制欲”以及后人所说的“悟人”、“领略”、“品味”等都触及这种自觉性。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求知”说、“净化”说,法国笛卡儿的“理性”说,德国黑格尔的“艺术观照”等,都肯定了审美自觉性及其对审美创造美的意义。审美自觉性的动因是主体的精神需要、审美需求,人的潜力的自觉发掘、发挥以及特定对象对主体构成的强刺激。它既表现为主体有意识地寻觅、发现和分析,刿断适应自己需要的广阔的审美对象,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是人的生命活动自觉性的表现;又表现为主体在对象强刺激和特定情境影响下,自觉地调动起以往的审美心理信息储备及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对特定对象进行专注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通过同化、顺应,把握对象的意蕴,形成深刻印象,并积极展开联想、想象和情感活动,形成审美态度和评价,乃至进行能动创造,超越对象,创造新的意象和形象,从有限的对象中获得无限的内容。审美自觉性亦可由非自觉性转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