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法门,教义名数,用以解说和悟解佛法的三种门径。出《大智度论》卷八:“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此中“蜫勒门”,指以分类法揭示佛理的方法,“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栴延之所造”。此后“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其结构在于分门别类,用一个或几个判断为代表,揭示和阐发相关的同类思想。例如在“相随门”中,唯说“自净其意”,实际上“意”代表了所有“心数法”,因为它们“同相同缘”,所以也等于说了自净“诸心数法”。在“对治门”中,“佛但说四颠倒”,然而此中“已有四念处义”。因为“四颠倒”是“病”,“四念处”是“药”,说病知药,说药知病,二者相互关联。关于“阿毗昙门”,谓“或佛自说诸法义,或佛自说诸法名,诸弟子种种集述,解其义”。指解释佛教名相、阐发佛理的一种方法。例如佛经只说过“世间第一法”,而阿毗昙则要进一步说明此第一法的“相义,何界系,何因何缘何果报……一一分别相义”。所谓“空门”,指以“性空无我”阐述佛教根本世界观的方法,故曰“空门者,生空,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