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益天下是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的美学命题。强调为文应有益于天下与后世。针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流于空疏的学风文风而提出。《日知录》卷十九:“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日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认为文人不能不务实际,更不能以乖巧虚伪的”巧言”悦人,而应怀“救民于水火之心, (《与人书三》),以“明道”、“救世”为己任。文应切“当世之务”,“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同上)。认为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知立言之旨者”,此种文章“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必流传于天地而不废.“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日知录》卷十九)反映出顾氏论文崇尚致用的美学观点。对扭转明末文人好写空洞无物文章的风气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