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陀婆,印度古代吠檀多派哲学家,印度教毗湿奴派一分支摩陀婆派的创始人。又名“阿难陀底多”。生于南印度卡纳拉地区的乌迪皮,少年出家,拜阿鸠多波里伽沙为师,学习商羯罗不二论,后自创吠檀多二元论体系并建立摩陀婆派。主要著作有《梵经注》和《薄伽梵歌注》。其学说综合了毗湿奴派神学与吠檀多派哲学。认为梵是至善、圆满、最高的精神实体,它具有无限的智慧和力量,是创造、维持、毁灭世界的原因。毗湿奴大神乃是梵的化身。强调梵(神)、个我(个体灵魂)和物质世界三者的差异和各自的独立性,提出“五别异论”。五种差异为:1、梵与个我的差异,2、梵与物质的差异,3、一个我与其他个我的差异,4、个我与物质的差异,5、一物质与其它物质的差异。反对商羯罗的摩耶论·认为梵(因)与梵所显现的现象世界(果)都是真实的。因是未展现的果,果是已展现的因,两者都是实在的。要求信徒们听诵经典,遵奉戒律,指出用行动表达对毗湿奴大神的无限虔诚,就可获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