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无不为(do nothing and everything is done),哲学-哲学-中国哲学史-道家,先秦时期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出自《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顺应万物之自然。无为是说道不主宰、占有、控制万物,无不为是说万物皆自生自化,各得其所。闻道之人应当效法无为之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此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之后,《庄子》提倡“在宥(宽恕)”,认为“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如此则物自化,可以看作对老子思想的继承。《淮南子》亦主张“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认为“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以此为道家思想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