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性宗教(diffused religion),哲学-宗教学-宗教学理论-〔宗教社会学〕-〔主要理论和方法〕-分散性宗教,华裔美国社会学家杨庆堃的中国宗教类型学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指中国社会中的民间信仰,与制度性宗教相对。又译弥散性宗教。杨庆堃在其著作《中国社会中的宗教》(1967)中提出了“制度性宗教”与“分散性宗教”这一对概念。分散性宗教是杨庆堃对中国宗教研究最具贡献性的分析工具。分散性宗教拥有神学理论、崇拜对象及信仰者,能够十分紧密地渗透进一种或多种世俗制度中,从而成为世俗制度观念、仪式和结构的一部分,并作为世俗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发挥功能,失去其显著的独立性。它具有以下特征:①普遍存在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中。②与世俗社会制度相互依存,没有制度宗教那样的独立宗教组织、宗教经典和教义,也没有特定身份的成员和专业的神职人员。③不存在西方宗教中神圣与世俗的清晰分野。④与儒、道、释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杨庆堃认为,在传统中国,这种分散性宗教遍布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中国宗教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