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感官(inner faculty),哲学-哲学-美学-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史-﹝基本概念﹞,西方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指人天生具有的一种审美能力。18世纪西方美学中的“内在感官”论与经验主义哲学的风行有着明显的联系,正是经验主义哲学将审美经验从古典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中剥离出来,使其获得独特地位,由此“内在感官”论应运而生,波兰学者塔达基维奇将此总结为:“长期以来,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教条一直例定,我们之所以获得审美经验,不仅是因为有感觉和推理的能力,而且也是因为有另外一种能力,即直觉。在这里,直觉促成了对美的再认识,而且也促成了对真的认识。因此在18世纪初,也就出现了一种关于只促成对美的再认识的特殊能力的观点。”“内在感官”论的代表人物当属沙夫茨伯里与其学生F.哈奇森。沙夫茨伯里关于“内在感官”有段著名的论述:“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行动一经察觉,人类的感动和情欲一经辨认出(它们大半是一经感觉到就可辨认出),也就由一种内在的眼睛分辨出什么是美好端正的、可爱可赏的,什么是丑陋恶劣的、可恶可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