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Zhi Liangzhi),哲学-哲学-中国哲学史-宋元明清哲学-王守仁,中国明代理学家王守仁的学问宗旨、基本教法。“良知”一词出自《孟子》:“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不学”指天性固有,属于“生知”;“不虑”指直接而不经思考,两者均有自然而然的意思。张载“天德良能”说则明确将“良”与“天”联系在一起,“天良能,本吾良能”。二程则说:“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良知良能无非天然本具之知能,陆象山就说“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缺,不必他求。”阳明解《大学》“致知”,即顺承此意,“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不过阳明给良知赋予了多重义蕴,良知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真诚恻怛”的感通之心,故遇父、遇兄、遇孺子入井则能知爱、知敬、知恻隐,良知是“知是知非”的“是非之心”,良知是好善恶恶的“好恶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