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革命亦称“伦理革命”,是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用语,是对反对封建旧道德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的概括。道德歌名始出于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苟不及今急急斟酌古今中外,发明一种新道德者而提倡之,吾恐今后智育愈盛,则德育愈衰。。。…。鸣呼!道德革命之论,吾知必为举国之所诟病,顾吾特恨吾才之不逮耳。若类与一世之流俗人挑战决斗,吾所不惧,吾所不辞。” 胡适在《陈独秀与文学革命》中说:“陈先生是一位革命家,……在袁世凯要实现帝制时,他就参加伦理革命、宗教革命、道德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倡导”新民说“,发挥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提出”道德救国“论,主张”采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强调以”利群“、”为群“之”公德“代替中国旧的”家族伦理“,开道德革命之先河。章炳麟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得出”知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极“的结论,强调”无道德者不能革命“(《革命之道德》),以宣传革命道德为图存救亡之要务。孙中山则提出”要正本清源,自根本上做工夫,便是改良人格来救国“(《国民要以人格来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