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的源头可上追《庄子》。不仅提出了“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情感命题,而且还较早地使用了虚化境“上午概念,如”荣辱之境“、”是非之境“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等。古“境”字一般是指疆域边界或乐曲的一段,虚化而用于精神领域。这就为意境论创造了条件。刘勰便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首先用“境”的概念来评论嵇康、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意淡”,并提出“文外之重旨”、“余味曲包”等重要问题,可视为文学意境论的萌发。盛唐之后,意境开始全面表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出现了“意境”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