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精锐教育CEO张熙:上市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海外扩张

专访精锐教育CEO张熙:上市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海外扩张

雷帝网 雷建平 4月11日报道

精锐教育日前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又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在线教育企业,市值近20亿美元。

精锐教育CEO张熙接受雷帝网专访时表示,上市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上市与否对其个人来说没有太大区别,但对精锐教育团队的激励效果会不一样。

“上市会让消费者对精锐教育信任度更高,更有利于精锐教育吸引人才。精锐教育创立之初就是要成为一家国际性的教育公司,在美国上市,对精锐教育以后做海外拓展也很有帮助。”

张熙指出,精锐教育上市后,将会集中资源在三个方面:

1,强化师资招聘与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品质;2,开发新产品与新技术应用以提升服务品质;3,投资并购完善教育生态圈,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比如,精锐教育会对一些区域性品牌进行投资并购,会加大投资人工智能、互联网教育、素质教育,也会在海外做一些投资。

精锐教育要构建高端K12教育生态圈

相比早期上市的新东方、好未来,精锐教育与之有类似之处,也有很大不同。相同之处是,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与俞敏洪、张邦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不同在于,精锐教育成立之初就明确高端K12课外培训的定位,作为北大、哈佛“双料学霸”,张熙融入“哈佛案例教学法”,提出“学习力”教学理念,这也是精锐教育核心竞争力。

新东方的“杀手锏”为大班+名师的英语培训模式,其扩张策略是分校校长负责制、加盟制。

好未来则更加注重发展小班教育,以25到30的班型为主,增加课堂上的学习体验;扩张是以品牌自营为主,有利于整个集团的标准化运营。

而精锐教育凭借其精准的“个性化”定位,用品质服务和创新科技打造快乐的“第三课堂”,强调主动学习及多元互动,培养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即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

当前,精锐教育已形成高端课外辅导、高端幼教、国际教育三个业务版块。

在原有的高端个性化中心以外,精锐教育还有高端幼教阶段的至慧学堂;而精锐•青少儿英语、精锐•留学培训、睿励留学、精锐游学等则是国际教育服务中的主要培优品牌。

精锐教育还通过投资小小地球、贝贝帮、溢米辅导、私塾家等,进一步构建并完善高端K12教育生态圈。

是金子都会发光 最重要的是做好自身业务

从成立到今天上市,精锐教育已经走过十年时间,很早晨兴资本就多轮投资了精锐教育。

主要原因是,张熙哈佛毕业后,在强生做了一年的全球战略规划和并购,之后回国做英孚中国区总经理,两年时间英孚少儿英语实现扭亏为盈,因此,当张熙要创业时,并不缺投资。

精锐教育在2016年也曾试图通过与松发股份重组冲击A股,并在与松发股份重组期间,拆除了此前为拟在境外上市而设置的VIE架构,转内资过程中,晨兴资本作为美元基金退出。

2016年那个时候,中概念市场环境不好,新东方这一类教育股并不受美股市场欢迎,学大教育退市,精锐教育的重组上市计划最终也没有成功。

谈及为何此次要登陆美股市场时,张熙说,“这两年A股很不错,政府给了很多新政策支持,国内经济也好,但我们十年前就定好策略,希望精锐教育最终成为一家国际性的教育公司。”

当然,精锐教育上市时机并不好,正好遇到中美贸易战,美国资本市场大跌,那个时候,包括精锐教育、B站、爱奇艺、格林豪泰等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上市当天都跌破发行价。

张熙表示,精锐教育并不是刻意选这个时机上市,公司已经做了十年,长短期的布局做得都不错,公司也达到今天的体量,现在上市是比较成熟的时机。

“(跌破发行价)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当天挂完牌之后接受了很多记者的采访,很多记者问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我说我心态很正常,是金子都会发光的。”

张熙对雷帝网爆料说,自己还抄底了腾讯股票,原因是,中美贸易战不是教育战,精锐教育是一家持续盈利的公司,市场怎么样不是公司能控制的,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以下是雷建平专访精锐教育CEO张熙实录:

雷建平:精锐教育到今天已经十年时间,您为何在2008年想到创办精锐教育?

张熙:刚大学毕业,我进入高露洁做MT,总是喜欢问问题,同事们都叫我“十万个为什么”。那个时候除了上班以外,各种各样的东西我都愿意去花时间学习。

当时想了解职业生涯未来的方向,就去申请了哈佛的MBA,一是感受一下海外的学习环境,二是拓展更强的国际化视野。

哈佛毕业后,在强生做了一年的全球战略规划和并购,之后回国做英孚中国区的总经理,两年时间英孚少儿英语实现扭亏为盈,之后就自己创业。

在去读MBA的时候就想要创业,只是没想清楚从哪个领域开始。后来加入英孚后,我觉得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从业经历很适合教育行业。

因为我从小就非常注重寻找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会花很长时间摸索。想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学习完成之后还可以干很多别的事情。

从小学开始到初高中,我看了七千多套武侠小说,每天还可以踢足球、下棋,这就是学习力,就是快乐高效的学习,掌握好的方法,另外就是把时间管理好。

我们经常讲知识会过时,学习知识的能力永不过时,学习力面前人人平等。其实精锐教育,就是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知道怎么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要加快加深海外和在线教育布局

雷建平:您认为对于精锐教育来讲,未来的核心关键是什么?希望定位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在营收结构上您认为什么样的是合理的?

张熙:借力资本市场,将更有利于我们继续推进在高端教育生态圈的全业态布局,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把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从成立之初,我们就希望做中国和全球最大的高端教育培训公司。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端教育培训公司,未来的目标是希望成为全球的高端教育培训公司。

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中国市场。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教育培训市场,而且经济欣欣向荣,我们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海外布局,具体回到第一个重点,在原有的业务线上继续全力展开,比如K12的VIP业务、幼教板块的至慧学堂、国际教育板块的精锐国际英语等。

在线教育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布局,接下来会大力进行地域扩张,推进新业务板块的成长。同时也在看很多区域性的投资并购机会,如我们投资并购了幼少儿英语教育品牌小小地球。

未来我们将坚持提升用户满意度、有盈利的增长和多元化经营的三大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倍受信赖的提升学习力的第三课堂,高品质是我们产品的核心。

通过持续的创新求变来保持精锐教育一流教学服务品质仍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营收结构上,未来在线教育可能占公司营收比例会逐渐提高。

将稳步进军华北、华中、西部等区域

雷建平:精锐在2017年9-11月学习中心增长30家,而在之前两年年均增长约40家。市场拓展是否是精锐目前的重心之一,目前的学习中心主要数量和分布城市是怎么?

张熙:精锐教育成立之初就是定位于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的高端教育服务品牌。

截至2017年11月底,公司共有225家学习中心,4624名老师,覆盖42个城市,基本覆盖全国各大区域。

精锐教育从上海起家,目前已经在华东、华南区域拥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相对更容易辐射和覆盖到华东、华南区域的其他很多城市,这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地区。

下一步,我们也会进一步加大投入,稳步进军华北、华中、西部等区域。

上市有利于精锐教育国际化和市场扩展

雷建平:精锐教育之前也曾试图尝试A股,最终选择美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您如何看待这两个市场?

张熙:精锐教育选择在美股上市,是企业发展中的战略选择。

从成立之初,精锐教育就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在美上市将有利于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国内好的教育理念传递到全球,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快乐、高效学习。

从新东方、好未来上市以后的发展情况来看,走向全球资本市场后,国内教育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方面,精锐教育可以扩展新的融资渠道,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后续的战略性布局的实施落地。

其次,上市对精锐教育自身经营实力,具有重大的提升意义,包括内部的财务、组织机构、运营方式、业务流程都将得到规范化调整。

另外,上市对于精锐教育国际化品牌发展和市场拓展都有极大的助益。

雷建平:上市之前精锐教育有一轮Pre-IPO,有几亿美元,投资方有高盛、海通国际、凯雷。为何会有这样一轮融资?

张熙:澄清一下,跟海通国际没什么关系。凯雷、高盛买的都是国内基金的股份,我们为了上市的需要,海外的基金买了一些国内基金的老股,公司没有融钱,这只是外面的一些说法。

雷建平:2015年9月,“学霸张”漫画形象横空出世,成为精锐的卡通代言人,原型就是您,很多人叫您00后的学霸张,“学霸张”也是学生喜爱的二次元人物,为何要做这个漫画。

张熙:现在的学生是00后,再过几年又变成10后了,跟这些孩子、学生沟通,十年就是一个周期,五年就差别很大。

我们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代言人跟他做沟通,而且这个代言人有一些更强的背景。

我们一直强调快乐、高效的学习,现在有这么一个学霸型的人,又是比较快乐、高效的,读书对他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学习之外又能做很多孩子都想玩儿的事情。

比如,看小说、打游戏、看电影、踢球,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也是他们梦想中的理想情况,即读书能读得很好,玩又能玩得很开心,这样有一个好的沟通的语言,方便与他们沟通。

雷建平:您曾是1991年福建省高考状元,本身就是学霸,怎么看待现在在线教育的竞争?

张熙:第一教育市场本身是非常大的,大家都看到这个行业的机会。在线教育是一个新兴的细分市场,增长速度会很快。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个很重要的新的细分市场。

所以我们也做了很多在线教育的布局,可以有多种方式做,可以自己内部做,也可以投资做,未来也可以做并购。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