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崑:海陆融通共建“一带一路” ——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

翟崑:海陆融通共建“一带一路” ——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

海陆融通共建“一带一路”

——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简文湘 通讯员 范燕莹 秦玉贤

■阅读提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主任翟崑,是我国“一带一路”政策解读和咨询专家,同时兼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近日,记者对翟崑进行了专访。翟崑就广西如何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如何做好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道通建设、如何办好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热点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见解。

A 广西共建“一带一路”起步早

“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势,是较早形成了推进‘海陆融通’的开放发展模式,取得一定成绩,并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翟崑说。

翟崑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就已经在探索如何借助陆海兼备的地理特点,以自身为支点,协同联动我国内陆发展和东南亚的发展。如今,“海陆融通”模式基本形成。这其中有几个关键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2003年开始筹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这标志着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在广西找到了“海陆融通”的战略支点和具体的发力点。

第二个节点是从2006年开始推进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为重点的“一轴两翼”战略。一轴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两翼分别是主动推进面向海上东南亚国家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以及积极融入面向陆上东南亚国家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国内相关省份的区域合作。这标志着广西的“海陆融合”开放发展模式向纵深化发展。

第三个节点是之后几个国家级项目的推进,如北部湾经济合作、中马两国双园、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中国-东盟信息港等。这标志着广西的“海陆融通”模式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个节点是2013年至今,广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衔接“一带”和“一路”,进一步拓展与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兴起智库建设,积极把握南向通道建设机遇。这标志着广西的小“海陆融通”模式,比较合理地嵌套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海陆融通”模式,地方与国家发展战略无论在“形”还是在“神”的方面都比较一致。

“广西落实‘三大定位’是有一定优势的,总结成一点,就是‘海陆融通’模式。”翟崑说,这个模式让广西抓住了依托国家内外发展战略实现内外联动发展的本质,可以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升级优化。具体而言,就是展现了一定的战略远见;具备了必要的实践基础;建立了难得的协同平台;形成了独特的合作经验;发现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B 沿着南向通道做好“内联”“外交”

“广西大力参与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不仅有助于优化升级广西自己的‘海陆融通’模式,也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的‘海陆融通’模式。”翟崑说。

翟崑认为,南向通道可以将重庆-南宁的大通道打通,进而延展至整个“一带一路”。该合作可以进一步连接“一带”和“一路”,这与广西的基本发展战略考虑一致,也符合广西的“三大定位”。而随着南向通道建设的展开,重庆、甘肃、贵州和广西四省区签署了互联互通合作协议,这将带动南向通道沿线区域的发展。

翟崑建议,今后广西一方面可以沿着南向通道做好“内联”,与相关省区联合打造物流大通道、贸易大通道、人才大通道、旅游大通道。同时,南向通道建设也应呼应我国沿海省份的协同联动,这将有助于夯实“一带一路”的海陆衔接区,丰富细化海陆衔接区的合作内容,形成新的区域协同模式。另一方面,广西可以沿着南向通道做好“外交”,继续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东盟内部的海上合作对接,同时呼应方兴未艾的澜湄合作机制。这将有助于优化升级广西和国家的“海陆融通”模式,将广西打造成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枢纽区,以及“一带一路”海陆融合的核心区。

C 峰会宜朝五方面发展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峰会秘书处在推进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以及带动广西发展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翟崑说,“这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我对峰会未来发展的建议也集中在这几方面。”

在战略层面,峰会和秘书处不断强化地方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经过15年的努力,有力提升广西面向东南亚发展的观念。今后,峰会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意识,大力推动“一带一路”海陆衔接。

在政策层面,峰会和秘书处催生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一大批政策和制度,形成了“南宁渠道”,这在中国对外合作中是极为少见的。今后,峰会和秘书处可侧重于促进央地、内外以及各省区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规则制定。

在项目层面,峰会和秘书处促进了中国和东盟间几种类型项目的发展,即中国项目和别国项目、已有项目和新增项目、常规项目和创新项目、盈利项目和公益项目。今后,峰会和秘书处应积极促进别国项目、新增项目、创新项目、公益项目,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其他国家、后来者、创新者、公益人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积极性。

在民生层面,峰会和秘书处在实际推动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关系及口碑传播上,不仅要强调惠及中国民众,也要强调惠及相关国家的民众。惠及民众主要涉及如下问题:实打实地满足民生需求,包括就业、生活质量的改善、旅游、教育、文化的发展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如更加注意当地生态环保问题,融入当地文化社会环境,为当地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等;充分调动民间组织、民间企业、民间资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等。

在软件方面,峰会和秘书处为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安身立命、形象塑造、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今后可以继续加强以下3方面的工作:改善“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关系的舆论环境;大力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合作的专业支撑和智库支撑;积极发展对“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合作的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第三方评估等。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