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团队络绎不绝,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有何奥秘?|专访叶蓁蓁

“取经”团队络绎不绝,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有何奥秘?|专访叶蓁蓁

来源:电视指南-传媒独家

文/温静、陈浩洲

“中央厨房”是近几年传媒业界的热门话题,被称作媒体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是融合发展的标配。人民日报是最早建设中央厨房的中央媒体,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已成为媒体融合的一项标杆,每年到这里学习考察的媒体络绎不绝。

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下旬,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快速推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迎来了更多的考察团队。

叶蓁蓁

建设中央厨房,为什么要花两年时间去做业务的试运行?媒体都在建中央厨房有那些误区?中央厨房项目历经四年多时间的建设和运营,怎么来评价它的价值?带着这些问题,近日,电视指南-传媒独家(ID:cmdujia)专访了人民网总裁、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叶蓁蓁。

传媒独家:请介绍一下中央厨房建设的时间轴线。

叶蓁蓁:为落实中央号召,人民日报社编委会2014年启动了中央厨房项目。这年的3月,人民日报社注资1个亿,注册成立了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社里决定由我来担任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2016年8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物理空间开工建设,这时中央厨房已经试运行了17个月;2017年3月的全国“两会”是一次大型的整体测试,测试结束后,中央厨房就开始进入了常态化运行。

传媒独家:在转型之初,为什么会想到做中央厨房这种后台系统?

叶蓁蓁:在直接面向用户的端口建设上,主流媒体因为受到种种限制,无法像纯粹市场化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运作。从花钱的财政体制、用人的人事体制,到创新的容错机制,都很难支持主流媒体做出互联网化的、敏捷的、高失败率的创新。

经过集中调研和广泛的业内探讨,媒体技术公司团队认为,做后台相对靠谱,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无论是门户阶段还是移动阶段,后台的变化要远小于前端的变动。所以在团队四年前从零开始的那个地方,我们就想清楚了未来路径——不做直接to C的东西,重点做to B的后台。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内景

传媒独家:为什么会想到建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叶蓁蓁:在给人民日报内部做中央厨房的基础上,团队又做了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向全国的党媒提供后台支撑的技术服务、数据服务和内容加工能力赋能,其实为的是进一步加强后台的能力。目前,党媒平台已经和全国200多家媒体签了入驻协议。

传媒独家:有人质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节庆厨房”,您怎么看?

叶蓁蓁:其实,还是因为外界不了解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建设过程。我们并不是按照传统的项目建设方式做的。在建设过程中的“试运行”,是建设中央厨房必要的推演和测试。

传媒独家:为什么要花两年的时间去做业务的试运行?试运行有哪些收获?

叶蓁蓁:最开始我们什么都没有,就是把人聚在一起,想象和模拟未来的中央厨房应该是怎样运转的,在实战中调整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不停地测试和试运行。通过25次的试运行,团队不断调整中央厨房内部的流程、架构和机制,测试它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是为正在进行的空间平台建设、技术开发提供需求和指引。

如果不是先测试后建设,而是拿到钱就开始建,那么设计单位和装修单位,对你的需求不了解,就会给你推荐意见。一张桌子摆在中间,上面有屏幕和表决器等一堆东西,价值好几百万,结果完全用不着。

另外,中央厨房整个空间平台的布局是很有讲究的。建设团队通过测试,定义出了一块又一块的功能,明确了设备、硬件和家具的需求,然后才动手搭建物理空间。如果按照常规的项目施工方式,中央厨房的建设效果会大打折扣。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组织架构图

传媒独家:现在全国很多媒体都在建中央厨房或者融媒体中心,您觉得有那些误区?

叶蓁蓁:中央厨房的建设跟技术实力强弱其实是两码事。一些商业化技术公司所建的中央厨房,跟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其实不是一回事。因为外面的技术公司,更多的是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但是如果没有新闻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业务机制的创新,光搭一个技术平台或者建一个空间平台,其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我认为,技术和空间是次要的。很多地方的项目在资金到位后,大家都急于把它变成可以看得见的东西,但是后面究竟好不好用,可能没有想太多。

传媒独家:中央厨房项目历经四年多时间的建设和运营,怎么来评价它的价值?后续还需要哪些改进?

叶蓁蓁: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最重要的贡献,是探索了一套新机制。在这样的流程机制和平台上,推动了人民日报整体的融合发展,激活了一线采编团队进行融媒体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中央厨房效能的发挥仍然在路上。空间平台、技术平台建起来后,真正发挥效果还需要业务流程和机制的再造。更重要的是,需要机构改革,部门结构需要重新组合。

对话大优酷事业群星空工作室总经理丁恒:优酷未来将是自制剧和版权剧并重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