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担心头发去哪了,熊思东校长的毕业寄语你真的读懂了吗?
6月25日,苏州大学举行了2019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仪式上,熊思东校长的毕业寄语在校内外广为流传并大受好评。媒体广泛转发,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关于体重、头发、恋爱等幽默风趣的话语说出了广大学子的心声,让网友感到十分亲切和温暖。其实,在熊校长短而精炼的发言中还有许多隐藏着的故事没有被挖掘。今天,小招就来深度剖析一波,为大家盘点熊校长演讲稿中那些有意思的人和事儿。
01
那些事
熊校长说:临别之际,我们设计了一枚小小的徽章送给大家,希望你们把它别在胸前,将母校记在心上,带走母校殷切的期待和深深的祝福。
#毕业礼物#
在毕业离校之际,苏州大学为每一位毕业生精心准备了一把存储了大学回忆的“金钥匙”和一枚苏大专属徽章。当毕业生扫描钥匙上的二维码,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就重现在眼前。而印有中英文“苏州大学”字样的徽章,小巧且精美,承载着母校对毕业生的深深祝福。
熊校长说:这些年,你们过得还好吗?我知道,同学们过得“都挺好”,因为你们的体重平均增长了0.9公斤,你们是历届毕业生中最有“份量”的一届……
与上一届相比,你们的平均绩点上升了0.1%;升学率在去年再创新高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3%;挂在“高数”上的比例减少了4.2%,不及格率在去年已创新低的基础上又下降了0.2%,再创历史新低……
#体重#
虽然同学们人均比上届同学重了0.9公斤,但是从BMI指数看,你们更接近“健美型”身材,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
校长的讲话中提到了许多和同学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数据,不难看出,学校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学习都非常关注和重视。这些大数据反映了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勾起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公共课改革#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成立东吴学院,着力解决本科基础公共教育碎片化、边缘化问题,构建基础教育和公共教育新的本科教育体系,让文科生爱上高数,让“挂科者”找回自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熊校长说:从名城名校到省部共建,从一流本科到博士综改,从未来校区到云中苏大,从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大学到全球上升最快的高校。
#名城名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校地共同实施的“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
#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
《关于共建南京大学等13所“双一流”高校的意见》发布,苏州大学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
《苏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
#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研函【2017】3号),苏大成为全国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14所高校之一。
#未来校区#
共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构建“人才培育储备、前沿先导研究、新兴产业转化”三位一体办学格局,为地方推进区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
#“云中苏大”#
苏州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第三届HUAWEI CONNECT 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本着“联合、互补、共赢、发展”的原则,面向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未来,共同打造一个镜像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云中大学”,并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苏大与中广核签约#
除了和华为公司合作外,苏大也与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苏大在放射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搭建校企产学研协同合作平台,打造集设备技术产业化、临床应用、科技研发与转化、人才联合培养为一体,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端制造应用产业集群,进而推动学校相关学科建设和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加快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熊校长说:面对外界的评价,我们更愿倾听同学们的心声。你们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于是我们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海外交流项目,并设立了专项奖学金;你们说“喝了咖啡,我不困我不累我就是爱学习”,于是我们引入了自助咖啡机,让拿铁和卡布奇诺的香气弥漫校园;你们说“这个校区,它又大又多;这来往的路,它又长又远”,于是我们建立了网上事务中心,让数据多跑路,让同学不跑腿。
#外界评价#
在2019世界十大权威排行榜中,苏大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位。
#聆听学生心声#
议校平台、校长邮箱、校长午餐会、走访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等等,学校聆听师生心声的渠道有很多,也非常顺畅。
#国际合作#
目前,苏大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8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
#易咖#
学校为广大师生引进了便利现磨咖啡机“易咖”,它不仅提供咖啡,还提供奶茶牛奶等饮品,给大家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物美价廉,受到了师生广泛好评。
#网上事务中心#
截至2018年底,师生网上事务中心提供服务386项,覆盖生活、工作、学习、管理等各方面
熊校长说:我们始终与时俱进,努力为大家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条件,当然也包括筹建一座更大的体育馆,不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万众期待的开学典礼“雨你无瓜”;也不再因为“不应被代表的代表”,让 “宝宝们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就要上热搜”,但午夜0点07分的“神转折”又让大家“喜大普奔”。未来,我们将以“007”的速度与激情,拼出一个更好的苏大,早日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毕自己的业”!
#007#
学校在午夜零点零七分发布了关于调整毕业典礼方案的通知,以“007”的速度第一时间回应了同学们对毕业典礼的期待。其实,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团队一直在默默地陪伴着同学们的成长。他们时刻以“007”的精神,勤勉、高效工作,力求为大家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熊校长说:回望一路走来的大学生活,你们或许因为没有开学典礼而遗憾过,看似没有开始,但自收到录取通知书、跨入苏大校门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已是母校最重要的一份子;今天有了毕业典礼,看似已经结束,但自拿到毕业证书、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你们就成了母校永远的牵挂。
#内涵建设#
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参加这样仪式感满满的活动,能够凝心聚力,激发拼搏的力量。这类活动是学校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建设
02
那些人
熊校长的讲话中,提到了21位苏大人的名字:史悠、陈彦君、乔译楷、李嘉铭、邹义文、孙玉发、仲捷敏、严港斌、唐鉴恒、殷宇婷、依甫提哈尔·肖合来提、李建等12位同学,以及潘君骅、阮长耿、王尧、陈调甫、刘庄、汪超、程亮、杨凯、陈贝贝等9位教师。他们的奋斗故事,让人深受鼓舞。下面,选取几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人物一
潘君骅院士
今年九十高龄的潘君骅院士仍每天坚持步行上班,小到制作教学PPT,大到设计光学仪器,凡事亲力亲为。今年4月,国际编号为21633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潘君骅星”,以表彰他长期在应用光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人物二
刘庄教授和他的学生汪超、程亮、杨凯
前排左七 刘庄,前排左二 汪超
二排右二 杨凯,二排右三 程亮
刘庄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挑灯夜战抢进度、夜以继日抢时间,携手汪超、程亮、杨凯3位学生入选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成为学术届的一段佳话。
我们的老师既坚持“顶天”,站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取得了累累硕果;也坚持“立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孵化了包括5家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300多家,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人物三
陈贝贝老师
陈老师坚守辅导员岗位14年,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贝姐”,她把全部的爱都留给了学生,获评学校首批优秀辅导员。
人物四
严港斌同学
本科四年洗的烧杯连起来可绕实验室20圈,从小小“洗刷匠”成长为学术新达人用3篇SCI论文、2项专利、20+个奖项为大学本科学习生活交上了满意答卷。临近毕业,他收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康奈尔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四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他选择在芝加哥大学开启博士旅程。
人物五
仲捷敏同学
她设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6551位2018级本科生翘首以盼的礼物,成就了他们与苏大的完美相遇。
人物六
邹义文同学
她在陕西蓝田支教期间,组织发起“明眸计划”,为学校所有近视的学生免费配置眼镜,让孩子们既看清了黑板,又看到了远方。
人物七
依甫提哈尔·肖合来提 同学
病魔困扰他的大三时光,一定很痛,但母亲的陪伴、同学们的关心,还有那个不断抗争的他,将痛变成了成长的勋章。
人物八
陈彦君同学填词的苏大版《南山南》冲破了10万+,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你在方塔的晨辉下,惜取光阴;我在钟楼的草坪上,籍书枕经;如果挥别之前来得及,知交对坐共抒生平;晴岚凌云,故事分外动听……”优美的歌词、动听的旋律记录了大家在十梓街1号的美好时光。
史悠同学填词的苏大版《成都》唱出了青春记忆,唱出了眷恋和不舍。“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回忆的久;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那座钟楼;让我为之深爱的,是这里的所有……”
03
那些话
熊校长将心中的“万”语“千”言,化作三个锦囊相赠,愿你们在今后的路上 “百” 战 “百” 胜。
第一个锦囊,青春有一万种可能,别怕“多折腾”。
陈调甫
我校历史上第一位硕士生
他中学毕业后在家“折腾”化学实验,后来又放弃农校工作,进入东吴深造。毕业留校后,他经历八年创办了永利碱厂,生产出国际水准的新产品。当看到外国涂料垄断中国市场时,他又创办了永明漆厂,研发了“灯塔牌”油漆,随着不断的技术更新,为新中国第一辆国产小轿车、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第一艘载人飞船涂上了靓丽的中国色,成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灯塔。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别怕“多折腾”,也许你的“折腾”,将掀起人生最美的浪花。
第二个锦囊,青春有一千种选择,别怕“走弯路”。
阮长耿院士(右四)荣获
“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
阮长耿院士被誉为“中国血小板之父”,但他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历艰难曲折。从小立志学医的他,虽然保送北大,但当时北大并无医学专业,只得选择了生化。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医院,从事血液病的研究,但研究刚起步就被迫中止,转为从事临床工作,整天忙碌于查房、出门诊。看似走了一段“弯路”,但这些“弯路”为他后期发现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和“苏州系列”单抗,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临床基础。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心之所向,就是对的方向。不要让害怕“走弯路”的胆怯,使自己丧失了再出发的勇气,勇敢地走下去,终将收获独一无二的风景。同学们,青春别怕“走弯路”,也许你走的“弯路”,将变成人生最美的彩虹。
第三个锦囊,青春有一百种成功,别怕“跑龙套”。
王尧老师毕业留校后,他做过辅导员,兼职过人事秘书,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认识和理解大学。在早年的问学路上,他经常帮老师誊写论文和书稿。每一次的“誊写”经历,都使他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老师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老师对论文的修改之处,更帮助他学会了思考和表达。王尧老师经常对学生说:“一个人不能放大自己,缩小世界。”在人生的舞台上,没有谁是天生的主角,唯有保持平常心、甘做寻常事,才能厚积薄发,寻找到事业与人生的蓝海。同学们,别怕“跑龙套”, “跑龙套”也能跑出最佳C位,小角色也能成为盖世英雄。
04
熊校长说:山一程,水一程,挂念一程。愿姑苏城的蒙蒙烟雨、天赐庄的悠悠钟声、炳麟馆的淡淡书香、阳澄湖的皎皎月光,成为你们内心永恒的珍藏。也愿你们此去星辰大海,前程锦绣如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来到苏州便爱上苏州,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苏大毕业生留在苏州创就业,成为苏州发展的新生力量。经协商,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于6月24日晚馈赠给苏大毕业生一份特别的礼物——无偿点亮东方之门,“愿我苏大学子,前程锦绣如画!”
▼
与苏大一起前行
素材来源/校长办公室
编辑/王磊
审核/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