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张罗担任北京同仁医院新“掌门人”

重磅 | 张罗担任北京同仁医院新“掌门人”

;10月12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医管局党委相关人员来到同仁医院宣布主要领导人事任免决定。免去王宁利北京同仁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兼)职务;张罗任北京同仁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免去其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职务。

自此,张罗开始执掌这家以眼科和耳鼻咽喉科为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

掌舵一家年门诊量超过250万人次的三甲医院绝非易事。在宣布任免会议上,张罗发言称,北京同仁医院是一所百年老院,自己已在这里工作与生活了26年,从医学生成长为一名知名专家,深刻意识到肩上的责任。“这次岗位调整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在以往与大家共同工作、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努力,一定会把百年同仁推向更高的高度,共创百年同仁的美好明天。”张罗说。

北京市委组织部同时宣布金春明任北京同仁医院委员会书记(副局级),金春明原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有干劲 科研型院长

毫无疑问,师从我国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韩德民院士的张罗是一名科研型院长。2001年到2003年,张罗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生理学期刊Journal of Physiology发表。临床重点探索鼻内镜微创外科和变应性鼻炎诊治的相关领域,特别是额隐窝的解剖、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和变应性鼻炎诊疗的规范化,在国内耳鼻咽喉科专业领域较早开展变应性鼻炎的标准化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张罗发表过中英文论文300余篇,相关课题获得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

2017年9月,张罗当选“北京学者”。

尽管在院内的行政责任越来越重,但张罗至今仍然坚持出门诊,做手术,在时间安排上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

有耐心 精准型院长

2016年初,北京同仁医院实行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不限号,医院瞬间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外界担心专家号被“熔断”,医生被“累劈”。当时,张罗作为主管医疗副院长被推到台前,在多次新闻发布会上代表医院公布诊疗数据,向媒体耐心解读医院举措。

在接触过张罗的媒体人眼中,张罗是个有耐心,有问必答的院领导。多次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张罗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被看做是个“很好打交道”的采访对象。通过张罗等院领导和职工的不懈努力,同仁医院外的号贩子问题有所改观,看专家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没架子 随和型院长

身材瘦削的张罗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工作一丝不苟的他在同仁医院职工当中人缘一直不错。多位医院职工向健康界表示,张罗没架子,职工给他发短信总是能秒回,大家都挺喜欢这位高颜值院长。

张罗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同年进入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获得医学博士和管理学博士。2001-2003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重点从事以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为代表的慢性鼻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和北京学者。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同仁医院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有3个院区,分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崇文门内大街8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南路2号,始建于1886年,总面积达到33.6万平方米,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三级综合医院。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的兰大夫、卫大夫在崇文门的孝顺胡同开办名为“同仁医院”的眼科诊所。

1899年,“卫理公会”的霍甫金斯·贺庆先生捐资教会在北京东交民巷东口(现北京同仁医院地址)使馆区内选定并购妥院址,开始筹备兴建工程。

1913年,医院在西山选定基地建造楼房,命名为“天然疗养院”,专门治疗结核病。

1914年,医院南楼建成。同年,西病房楼落成。医院的病房设在西楼,分为三层,有眼科、内科和外科病房,眼科约占1/2。

1917年,医院北楼落成,贺庆院长得到了中华博医学会的资助,聘请美国医生潘提司先生来院工作,设立牙科。1918年与协和医院合办牙科专门医学校。

1918年,由于贺庆家族的捐资,新址落成后,英文名称改为“贺约翰氏捐建美以美会医院”。1927年贺庆大夫退职以后,医院英文名称再次更改为“贺氏纪念医院”。

1942年,日伪北京特别市公署卫生局接收同仁医院全部资产,日伪北京市卫生局将同仁医院改为“市立第二医院”,贺庆院长被迫离职。

1945年5月,医院又由日本“开发医疗组合”接管,改名为“开发医院”。

1945年11月14日,卫理公会会督江长川、美国代表白辅德致函北平卫生局,要求将医院收回管理。次年1月,卫理公会收回了医院,恢复使用同仁医院的名称。

1949年4月,在中共北京市委及市总工会的领导下,医院建立了工会。同年11月,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7月,医院与北京市妇婴医院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同仁医院”,增设了妇产科、小儿科。

1953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医院,更名为“北京市立同仁医院”。

1955年,医院更名为“北京市同仁医院”。

1958年10月,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同仁医院的神经外科全部迁到以神经外科为中心的宣武医院。

1959年,眼科研究所成立,设有微生物、病理、生理研究室,罗宗贤教授任所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医院更名为“北京市工农兵医院”。

1979年,医院复命“北京市同仁医院”。

1994年,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医院设有眼底科、青光眼科、眼外伤科、白内障中心、视光中心、眼角膜科、眼肿瘤科、眼肌科、眼中医科、眼整形科、临床检查中心、中心防盲办公室、同仁眼库、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耳科、鼻科、喉科、头颈外科、中心防聋办公室、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变态反应科、心内科、心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等科室。其中眼科、耳鼻咽喉科为原卫生部批准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变态反应科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