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升:深创投成年考

孙东升:深创投成年考

2000年前,投资新浪、网易、搜狐、阿里巴巴等如今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外资创投机构,如高盛、IDGVC、软银中国、华平资本等。后来,在创业板的召唤下,大量内资创投机构应运而生。据《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显示,1999年中国新增创业投资机构40家,2000年新增102家,存量猛增至201家,增长速度惊人。

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创投机构之一,于1999年创立的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业内人士的重点关注,华大基因、柔宇科技、同洲电子、潍柴动力、信维通信、欧菲光、网宿科技、晨光生物、三诺数码等这些知名企业成长的背后,无不有着深创投的助力。

2017年迎来18岁成年考的深创投,又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成为了业内瞩目的焦点。

截至2017年4月30日,深创投资金管理总规模达到2097.77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额高达283亿元;投资项目达735个,数量居全国同行第一;创投业务平均年投资回报率(IRR)达到40.32%。

从2000年收获第一家IPO企业——矽感科技开始,18年来,深创投共收获121家上市公司,其中IPO的有107家,并购上市的有14家,业绩之辉煌自不用多言。

对于这样的成绩,深创投总裁孙东升难掩自豪之情。从2001年加入深创投,到2013年担任总裁至今,他伴随着深创投一起成长,也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起起伏伏。

深创投总裁孙东升

从学霸到大学教授,从研究员再到投资人,孙东升一直追求“要做就要做到极致”。也是因此,虽然进入深创投时才四十出头,他却表示,“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职业选择”,希望将退休前的这十几年都用来参透投资这门学问。

“我始终觉得这个行业挺有意思的,整体来讲属于比较新鲜、刺激、有价值的行业。新鲜是指每天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行业、企业乃至不同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刺激是指投资得好就可以获得回报,有价值是指可以通过资金、增值服务来助推创新,最终造福于社会。”孙东升表示,“而且,每个行业都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你要一直学习,跟得上发展步伐。”

十七年创投路

孙东升职业生涯的前半段,与日本有着很大的缘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在母校山东工业大学任职,并被作为中青年后备力量重点培养。1988年,30岁的孙东升被国家教委选派赴日本留学,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山工大,成为当时学校里最年轻的材料学教授,也是整个山东省最年轻的教授。

当年读硕士时,孙东升成为学校第一个在材料学权威期刊《金属学报》上发表论文的硕士研究生,《极低温度下8090Al—Li合金的力学性能》《离子渗氮层的晶体缺陷和界面结构》等论文都证明了他在材料学领域的造诣。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时,他也凭借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

因为希望在材料领域继续深入研究,孙东升于1997年毅然辞去山东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的职务、并放弃博导身份再赴日本,在广岛国立研究所开始了新的研究生涯。后来,他先后担任日本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研究员、日本中小企业振兴会(财团法人)研究员。但因为感觉专业应用空间小且研究遇到了天花板,最终他还是结束了在日本的研究工作再次回国。

在日本学习工作的近十年,让孙东升对日本的环境、人文、技术等有了深入的直观感受,尤其对日本的工匠精神印象深刻。“日本人力求精益求精,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日本人把工匠精神体现得非常好,而不是像我们这里很多人那样,做得‘差不多’就行了。”孙东升也因此经常强调,做投资人也要有工匠精神。

孙东升本人的性格亦是如此,他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严谨、专注、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与极致,这些理念在他的学业和工作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呵呵,我有这种倾向,但为人不算太严厉。而且,要对别人严厉,首先得先对自己严厉。”孙东升笑着表示。

2001年,孙东升进入深创投研究部做了一名中层员工。他经常通宵达旦地深入研究行业和公司,因为总是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自然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同和肯定,先后负责深创投的项目投后管理、风险控制和华北区域业务。

2013年上半年,孙东升成为深创投的新一任总裁。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上任后的头两年里,他将工作重点转向了内部管理。“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短时期内一些投资项目出现问题,数据掌握不全,信息不完整,一些问题没人负责等。”在孙东升看来,包括项目管理、激励机制在内的一系列内部管理机制属于前端制度设计,它们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端的投资业务及收益。为此,公司管理层仔细梳理了制约深创投发展的各种问题并开展了深入的改革。

“深创投有国资背景,但始终坚持市场化运作,从未停止改革创新。”孙东升表示,“改革创新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永久的课题,我们在国资背景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更加市场化。”通过改进不足、清理不良资产、整饬团队作风、加强制度建设等手段,深创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改革后,深创投的项目管理方式从“单线变成了双线”,即“AB角制度”:A角是项目经理,B角由集团片区老总和集团项目管理部共同组成。这从制度上重构了项目投资和管理的流程,AB两个角色能够分别发挥各自特有的作用。

“投后管理现在形成了一套系统,有项目管理部,也会综合协调监督部门。投资团队还是第一线管理,有点儿像银行的信贷员,只要你在这家公司,就负有终身责任,在分享收益的同时,如果项目出了问题也要找你。全公司建立了ERP系统,出台具体规定,相关部门监督协调,对项目有财务月报、季报、半年报等要求。”孙东升介绍。

激励机制是深创投一直在探索的,也是近几年公司改革的重点。“之所以深创投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孙东升坦言。深创投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被业界称道的“8+2”模式,即将每年净利润的8%作为员工年终奖,将项目净收益的2%用于奖励项目团队。这一激励机制与传统国企的做法有很大差异,在深创投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其中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对一家国有企业来讲,在那个时间点上采取那种激励机制已算得上很激进了。今天来看,深创投的最早一批员工留下的比较多,他们都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这和早期机制的行之有效有很大关系。”孙东升表示。

随着中国创投行业的飞速发展,深创投早期确立的“8+2”薪酬激励机制在行业内渐渐失去优势。2016年,深圳市国资委审批通过了深创投新的激励机制。“净利润的10%奖励给全体员工,项目净收益的4%奖励给项目团队,另外,基础薪酬也有较大幅度提高。我们新设立的基金增量,小团队必须强制跟投,我们高管也要强制跟投。”孙东升介绍,“这次改革明显提升了深创投的薪酬激励水平,而且投资团队实现自身回报的效率可能比很多市场化机构还要高得多。”

创建于2004年的深创投博士后工作站,是中国创业投资行业中的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已累计招收11批共40名博士后,许多出站博士后都成为了中国创业投资行业的骨干力量。“这个工作站是深创投的一个基础研究力量。现在都倡导专业化投资,博士后工作站的各类专业人才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研究,不断深入贯彻‘以研究指导投资’这个理念。这些博士后为我们提供三方面的研究:第一,宏观经济;第二,创投行业;第三,我们重点投资的行业。”孙东升介绍。

投资是门艺术

孙东升的办公桌上,各种文件、资料、书籍摆放井然有序,显露出这位工科背景主人的理性与自律。他管理公司亦是同样地理性、冷静,缺乏科学根据的东西很难打动他。

深创投明确规定,公司高管不能直接参与项目操作。不过,孙东升与公司其他高管一道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凭借各自掌握的资源和管理经验,从政府沟通、募集资金、为被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等角度深入到了投资工作的各环节当中。

无论面对IPO暂停、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时,还是迎来开启全流通、开启创业板、启动“双创”等创投利好时,孙东升始终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工作节奏和作风。正如他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签名中说的,“上山是人生追求,下山是追求人生。放弃追求,感谢人生。”“做投资,激进也好,保守也罢,要取得一个平衡。”他表示,做投资,要努力争取成功,但也要顺势而为。

谈及这些年来深创投投资的成果,孙东升说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盘点。“回报率最高的项目是潍柴动力,在股市高点的时候,超过200倍。2001、2002年左右投资的企业,200倍肯定是最高的,一般都是几十倍、七八十倍,也有100倍的。2007、2008年左右投资的企业,按现在的行情,收益3〜5倍是常态,超过10倍、20倍就算很好了。这是由市场决定的。”

孙东升表示,现在像以前那样取得高倍数收益的可能越来越小了。“未来除非投了早期项目,一直等到项目上市了,可能会有上百倍的收益,还得是碰上BAT那种级别的企业。”他笑言。

至于等待收获的时间,孙东升直言:“七八年不算长,深创投才成立十几年,要放稳心态。”据投资界数据显示,18年来,“善于等待”的深创投共投资项目73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累计投资额高达279亿元。自2000年收获首家上市公司以来,深创投一共有121家被投公司实现上市,其中,IPO方式有107家,并购上市14家,这一成绩亦领跑本土创投机构。

“我们的作风不像有些民营创投机构那么激进,但国资背景塑造的这种稳健特性,也成为了我们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孙东升表示,深创投的投资理念是“稳健投资+组合投资”,具体而言,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为早、中、晚期阶段设置了投资比例,早期和成长期项目超过80%,其余才投成熟期。“当时这样设定是为了防止系统性风险,延续这么多年来看,这个比例是合适的,风险和收益是可以平衡的。”孙东升表示。

第二,以综合性投资分散风险。深创投重点布局了国家倡导的七大战略新兴行业,涉及信息科技、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文化创意、消费品/现代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新材料/化工等。“高端制造、互联网、消费品,这几个行业投的多一些,在总量中分别超过20%,多的超过30%,其他行业基本在10%左右。专业化投资的风险在于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所以还是要多行业组合投资。未来几年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大健康、消费产业。”

第三,“出于将来做并购、发挥企业间的协同效应等目的,我们也会在同一个行业或产业的上中下游做组合投资。”

“如果投出了明星企业,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也就都成为了明星。”孙东升表示,这是很值得期待的,他饶有兴趣地介绍了深创投投出的两家明星企业。

成立于2006年的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Z.300136,以下简称“信维通信”)以手机天线业务起家,于2010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深创投在其上市之初持有9%的股权。上市后,信维通信不断进行国内和国际化布局,还收购了原世界天线第一品牌英资莱尔德无线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长为世界领先的通信零部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孙东升表示,深创投十分看好这家公司的后续发展,于2015年携手全资子公司红土创新基金一起进行了增资入股。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Z.002456,以下简称“欧菲光”)成立于2004年,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红外截止滤光片,即手机摄像头膜片上的镀膜。深创投曾于2006、2007、2013年三次投资欧菲光,助力其将业务拓展到触摸屏、影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等领域,如今它还在积极布局智能汽车、智能家居领域。

深创投投资的企业中,不乏华大基因、柔宇科技、同洲电子、三诺数码、潍柴动力、晨光生物、信维通信、齐心文具、匹克体育这样的知名企业,仅2017年至今已有9家企业实现上市,如主要从事高端环保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正丹股份( 2017年4月18日于深交所挂牌)、主要从事露营帐篷、户外服饰及其他户外用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牧高笛(2017年3月7日上交所挂牌)和从事异噻唑啉酮类工业杀菌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百傲化学(2017年2月6日在上交所挂牌)等。

谈起成功案例,孙东升如数家珍,但他也坦言,深创投同样也有投资失败的案例。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深创投最深刻的教训或者说遗憾,就是没有投腾讯。“当时马化腾先生几个人做即时通讯,他们多次找过我们。但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们看不懂它的商业模式,所以就没投。这是最大的教训。”

“交学费的项目也有,大概有15%的比例,做投资有失败是很正常的。”孙东升表示,“失败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有我们投资时对企业的判断失误,有企业对行业判断失误,也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如商业模式复杂、产业链太长等。”

2005年至2007年这三年内,分众传媒不仅成为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中国广告传媒,还接连收购了框架传媒、聚众传媒和好耶广告等广告媒体,开启了中国广告传媒业的辉煌之旅。分众传媒的成功在当时引来了大量效仿者,如互力传媒、炎黄传媒、易取传媒、航美传媒、华视传媒等。深创投当时也投资了一家传媒企业,“这家企业是在交通工具中投放品牌广告,但是后来我们分析,他们的产业链太长了,一端要在交通工具中安装广告位,遇到的问题是交通企业本身都有自己的广告公司,行业壁垒较高;另一端则需要拥有优势广告资料,这两端都有其局限性,导致业务很难拓展。”孙东升表示,好在那是一个早期项目,没有投入太多。

深创投还曾经看好一个主打校园内报刊亭概念的项目。在创始人的设想中,报刊亭的点儿铺多了之后就可以吸引广告,亭子里还可以开辟出一块“驿站”提供手机充值服务,甚至未来还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但当梦想照进现实时却发现,“当初的预想太理想化,其实那就是一个报刊亭,模式本身就是这样,赋予它太多的内容它也承担不了,更谈不到影响下一代人的消费观念。”孙东升表示。

孙东升参加深创投投资企业凯中精密的上市敲钟仪式。

新兴行业投资逻辑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于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不言而喻,近几年中国一些行业的发展尤其显示出企业背后资本的较量,从之前的美团和大众点评、优酷和土豆、携程和去哪儿、赶集和58同城、滴滴快的和优步,到如今的共享单车领域,聚集了数量众多的投资机构。

尽管也投了共享单车品牌“永安行”,但面对几十家共享单车企业齐上阵的混乱局面,孙东升表示自己也很难理解,“现在许多共享单车品牌仍然是在拿互联网思维做这个东西,用户感觉是不错。在大学校园里这个模式或许是成功的,好管理,利润高,学生在校园里都在用,但是扩大到城市里真不好说。”

与摩拜、ofo等品牌不同,深创投投资的永安行在有桩公共自行车领域已经拥有六年运营经验。2016年进入共享单车领域之前,它已在全国210个城市和区域进行了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推广,累计建设完成3.2万个公共自行车站点,为80万辆公共自行车及系统设备提供运营服务。

永安行在2017年3月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永安行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8%;2016年实现营收7.74亿元,净利润1.17亿元。永安行开展业务的主要市场并不是各家共享单车激烈争夺的一、二线城市,而是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城、乡镇,来自三线及以下市县的收入占比达85%〜90%。而共享单车业务在其2016年的营收中仅占0.12%。

尽管永安行在2015年因股市下行、2017年因涉嫌专利侵权导致两次冲击IPO失败,但深创投依然看好其未来的发展。“永安行做了好多年公租自行车项目,盈利状况一直不错。一下子出来许多共享单车品牌,对它显然是有冲击的。其实共享这种模式他们自己早就提出过,只是当时不愿意自己去打到自己。”孙东升介绍,永安行运营有桩公共自行车建立起来的后台管理系统对其未来拓展共享单车有着积极作用,有桩公共自行车盈利状况良好对共享单车业务也会有带动作用。

成立于2004年的乐视从最早的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起家,如今垂直产业链涵盖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智能终端、大屏应用市场、电子商务、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等,其背后的投资人阵容显赫:融创中国、英大资本、深创投、联想控股、民生信托、华夏人寿等。其创始人贾跃亭规划的乐视生态战略曾吸引追捧者无数,后却因不断爆出资金链问题以及与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的矛盾等事件导致乐视网股价跌落四成。

深创投曾多次投资乐视的业务,包括乐视网、乐视影业、乐视新媒体等。2016年11月接受《投资圈》杂志采访时,孙东升谈了自己对乐视的客观看法。“分析乐视的各项业务,乐视影业是挣钱的,但电视业务和手机业务还属于投入阶段,汽车业务就更不用讲了,特斯拉花了好多年时间和几百亿美金,现在才进入盈利时期。从这个角度讲,包括乐视金融、乐视体育等现在都产生不了现金流,还处于投资阶段,都需要巨额资金。如果主体业务没有一个好的盈利前景是不行的,但现在看,这条路非常艰难,不是说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就可以,必须有能够承担这份投资的好基础,否则都是空中楼阁。”他表示,“未来怎么样谁也不好说,压力当然是存在的。企业还是好的企业,只是由于快速扩张导致企业资金有些问题。”

后来,乐视等到了愿意承担这份投资的机构。2017年1月13日,乐视网发布公告,宣布乐视网、乐视影业、乐视致新获得来自战略投资者嘉睿汇鑫(融创中国实际控制)及其他投资人共计168亿元的投资。“贾先生其实是很有企业家精神的,非常有胸怀,有远方,而且他曾经把自身减持套现的钱无偿借给公司,资金问题也好,战略也好,毕竟人家把身家都押进去了。”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孙东升表示,“融创中国的投资基本解决了乐视的资金问题,但现在看来并没有根本解决,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需要乐视在战略上适当调整。”

孙东升参加深创投投资企业牧高笛的上市鸣锣仪式。

未来资管大目标

在深创投的投资版图上,除了新疆、西藏、宁夏三个内陆地区还未涉足,青海和甘肃两个省份即将进入之外,其他内陆省市已被全部纳入,它在这些地区总共设立了83只政府引导子基金,总规模达191.9亿元。

“应该辩证地看待深创投国资背景的利弊,以往我们在激励机制上与完全市场化的创投机构或许有差距,但也正是这样的背景、丰富的资源、规范的管理、优异的投资业绩,使得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合作伙伴更愿意与我们合作。”孙东升表示,“2015年年底至今,深创投先后受托管理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政府投资引导母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的佛山市政府引导母基金、规模为6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首只实体基金,还参与管理了百亿元山东财金红土PPP基金,并担任总规模270亿元前海母基金的唯一机构合伙人,这些都体现了各地政府和合作伙伴对我们的认可和信赖。”

除此之外,据深创投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深创投设立中外合资基金5只,总规模52.13亿元;商业化基金46只,总规模23.50亿元;自有资金235.65亿元。在管理运营中美基金、中韩基金、中新基金、中以基金、中日基金的基础上,深创投目前还在积极洽谈设立中俄、中国-芬兰基金等中外合作基金。

深创投18年来的发展历程俨然一部中国创投业简史,孙东升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99〜2005年是“在黑暗中摸索的阶段”,2007年解决了全流通问题,2009年创业板开启后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现在我们步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要规划在现有基础上怎样去发展,我们在‘十二五’时期制定的规划中其实已经开始在做战略调整了。”孙东升表示,“深创投走的是‘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道路,我们会在坚持以创投为主业的情况下,不断拓展创投产业链,包括我们已经在做的母基金,现在已有的公募基金品牌、并购基金等,要把自己打造成为类似于黑石的资产管理平台。”

“为什么深创投未来要走资管平台这条路?因为单纯做创投管理,资金规模是有限的,涉及募投管退各个环节。如果要管理1000亿基金,所需要的人员和时间都不可估量的,时间还好说,但那么多优秀的管理人才难以保障。而从能效比、绩效比看来,管理上千亿元的公募基金仅需要三百来人。”孙东升表示,“并购基金也是一样的思路,国际上开展的并购都是十几亿或几十亿美元的规模。只有把公募、私募、并购各个板块协同起来,才能收到更多协同效应,获得超过市场预期的收益。”

2014年6月5日,深创投发起设立的注册资本为1亿元的红土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取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核准设立批复。这标志着自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施行以来,继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之后,私募资产管理机构也正式进入了公募基金管理行业。

“深创投集团的公募平台已经运作快两年了,管理规模约70亿。其他许多公募基金购买股票的决策更多是依据其分析部门的报告,或亲自到企业做调研得出的结论;而我们的公募基金,很多投资经理有做创业投资的深厚积累,看人、看技术、看模式时会有更独特的视角和更深入的洞察。”孙东升说,“拓展公募业务也好,做并购也好,或者未来控股上市公司也好,实际上都是在做平台。我们有大量的存量项目,除去一些发展不好的,我们现在持有股权且在正常经营的企业还有400多家。通过打造自己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为投资项目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也更有利于集团内部的协同发展。”

孙东升参加深创投投资企业新雷能的上市敲钟仪式。

对话孙东升

《投资圈》:十几年来,您经历了深创投一步步的调整和壮大,您认为深创投取得如此发展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孙东升:因时而变,这是深创投18年来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18年发展过程中,深创投超前、准确地把握了重要历史机遇。成立之初,在国内创投发展条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在黑暗中摸索,坚持创投主业;在中期,在国内首次提出政府引导基金的模式,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基金网络,成功实现低成本扩张;之后,适时提出了打造大资管机构的战略,围绕创投主业在上、下游进行拓展,管理资金规模实现了快速扩张。

《投资圈》:有媒体报道说,深创投资的企业中,等待上市时间最长的是达实智能。从2000年投资到2010年上市,这个项目发展期间出现了哪些波折?

孙东升:我们关注到媒体有这样写,但这个说法不准确。确切地说,在深创投投资且目前已经上市的一百多家企业中,从投资到上市时间最长的项目是达实智能。

创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是再平常不过的,站在投资机构的角度,我们非常能够理解创业的艰辛,对很多优秀的、有前景的项目,我们也愿意耐心等待、陪伴和帮助它们成长。当然,不排除一些项目是因为投资得不太成功而导致较长的投资周期,这在创投行业也是比较常见的。

《投资圈》:您经常参加投资企业的上市敲钟仪式,那时会有什么感觉?

孙东升:企业成功上市就如同孩子的成人礼,作为投资人,我每次参加敲钟仪式都会为此感慨和感动!

《投资圈》:作为设立外币基金较早的投资机构,深创投在募集和管理外币基金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孙东升:在设立外币合作基金方面,深创投开了国内创投基金之先河。严格来说是“一头在内、两头在外”,即在境内投资,在境外募资和退出。早期主要是投资境内企业,未来这类基金会拓展到境外投资,包括创业投资和并购。

《投资圈》:中美基金投资了哪些地域及企业?

孙东升:中美基金2016年设立,基金总规模等值人民币50亿元,是目前深创投旗下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专业并购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主要从事境内外高新技术及优秀企业的并购和孵化。

目前,中美基金已投资了Desktop Metal,Inc.等项目。Desktop Metal,Inc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国际领先的高端金属3D打印机制造商,其新产品将打破传统金属制造方法,提高产品生产速度、安全性与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投资圈》:第一期中以基金投资了哪些企业,业绩如何?

孙东升:第一期中以基金总投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共投资了晶科能源、网讯科技、中国疏浚、鲁华化工等9个项目。其中,晶科能源已在纽交所上市,网讯科技已在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中国疏浚已在纳斯达克上市。

《投资圈》:中韩基金是深创投第一次在多GP管理模式下管理韩国政府母基金,有何心得?

孙东升:作为国内领先的创业投资和基金管理机构,深创投受托管理了许多基金,但采用多GP模式来管理中外合作基金确实是一次创新。

中韩基金由深创投、东方汇富、韩国SV Investment株式会社共同管理。深创投是中国资本金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本土创投公司之一,东方汇富是国内知名的创投管理公司,领军人物是国内创投的开拓者阚治东先生,韩国SV是韩国最大的从事股权投资和IPO咨询业务的投资集团之一。这三家实力管理机构的合作有助于彼此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加深合作,打造跨国投资和管理基金的典范。

《投资圈》:深创投的创投业务平均年投资回报率高达40.32%,取得这一优异成绩的诀窍何在?您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孙东升:立足本土,坚持稳健投资的理念,遵从国家战略导向,深挖民族企业亮点,不追风口,不炒作。至于我个人,只是履行了工作职责。

《投资圈》:未来深创投面临哪些挑战?

孙东升:“十二五”期间是深创投平稳发展的五年,未来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迈上新的台阶。这需要我们推进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推动集团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投资圈》:从科研人员到投资家,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成功,您如何看待这些?

孙东升:人生无常,短短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会面对各种机遇与选择。我感恩时代:1977年恢复高考,让我有机会考入大学,有机会出国留学,并且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潮流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个人是渺小的,所以,珍惜机会、勤勉敬业也是我的职责所在。

孙东升履历

1978.03—1982.01

本科就读于山东工学院第二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

1982.02—1985.06

硕士就读于山东工学院第二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

1985.07—1987.10

山东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助教

1987.11—1988.09

山东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讲师

1988.09—1993.11

日本大阪大学工学部材料物性工学科博士研究生、客座研究员

1993.12—1998.03

山东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材料科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1998.04—2001.03

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研究员

2001.05—2005.11

历任深创投研究部部长、国际部部长、投委会秘书处秘书长

2005.12—2013.05

深创投副总裁

2013.05至今

深创投总裁

文 | 本刊记者 左勤程

载于《投资圈》杂志5月刊

响新时代之需应新投资之求

微信 ID investcircle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