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花CEO家人遭“微软”电话恐吓:真假销售难辨 死磕半年只为一万版权费

宜花CEO家人遭“微软”电话恐吓:真假销售难辨 死磕半年只为一万版权费

铅笔道记者 | 张茹雅

5月16日,一起关于微软与宜花CEO荣超的纠纷事件,在朋友圈出现。

宜花连续半年接到一名自称微软工作人员的顾(音译)姓男士电话,表示公司因扩大规模,增加员工之余需要增加15台电脑的license费用。

宜花2015年缴纳5万5千元的license费用后,再也没有购入过Windows电脑,这通电话在宜花方面看起来,莫名其妙。

直到宜花CEO荣超母亲接到的一通“恐吓”电话,使他开始正视这件事情。母亲因受惊吓,突犯高血压,气愤之下,荣超报警解决此事。

三个电话,这位顾先生连续打了半年。事发后,电话中却换了身份。事件陷入迷雾,未构成实质性经济损失下,荣超只好放弃追究。

宜花与顾先生间长达半年的纠葛,或许并非个例,可以直观看出国内的版权问题显著存在,且由此衍生另一门生意。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微软”电话骚扰创业者母亲?

近日,朋友圈里一则关于“微软”收售版权费用的消息,在创投圈溅起一阵涟漪。

5月16日下午,宜花CEO荣超在朋友圈怒斥微软的“恐吓营销”,其发布一条朋友圈,内容大致为:微软为了多收已经缴纳过的版权费用,在找到公司相关负责人和律师沟通未果的情况下,竟然给其年迈的母亲打电话恐吓,导致68岁老人高血压突发。“你们为了完成业绩,采用非法手段盗取我个人电话号码,和我母亲电话,有事情冲我来,你竟然冲着一个老人吓唬她。”一百多字的消息,用了三次“丧尽天良”。

图片来自荣超朋友圈

荣超身边创业的朋友几乎都遇到过微软版权问题,但像他这种交了费用还一直被要求缴费的情况,比较少见。

铅笔道记者联系到了事件当事人宜花CEO荣超。他本人透露,今天(5.17)已经联系不到那位自称微软的工作人员了。

荣超发朋友圈当日下午,一名自称是微软的工作人员给他打了一通电话,对方表示宜花经营规模扩大,新增加了员工,办公软件也会增加,所以需要增加license费用。

类似的电话,荣超并不陌生。“他经常给公司打电话,已经半年了。”宜花的行政人员经常接到一位称自己是微软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说自己姓顾(音译)。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每次都会解释公司并没有新增Windows电脑,因此没有涉及到license的使用,但这位顾先生还是不间断地打电话,有时甚至一天三次。

2015年,微软的人员曾找到宜花,要求公司支付license版权费用。当时宜花的办公电脑都是Dell品牌,安装的系统均为家庭版Windows。微软工作人员解释,公司的办公软件为商用性质,使用家庭版软件属于违规行为,需要改装为企业版。

国内市场的版权意识较弱,使用正版Windows用户偏少数。投资人也劝解荣超,公司尽量合规性经营,不要违法违规操作。

在投资人提供的一些人际资源下,宜花和微软方面通过协商解决了版权问题。宜花出资5万5千元购买了55个Windows license和20个Office license。荣超强调,“后来使用的电脑软件,绝对没有超过这个数量。”

有了先前的经验,宜花后来专门请了一位律师负责公司知识版权业务。半年来,“微软销售人员”顾先生屡次拨打宜花公司电话,行政部门人员后来将公司律师电话交给他,并告知对方有问题可以跟公司律师沟通。

顾先生在电话里一直都是相同的措辞。“公司人员增加,需要增加license费”之类的话再次说给律师,宜花律师也是再次解释公司很长时间没有新买电脑了,可以证明公司并没有新购入Windows电脑。对方不听解释,也没有要求宜花证明公司具体的Windows电脑数量,依旧是告诉宜花,“公司人数增加了,就要继续付费。”

宜花律师要求对方出示证据,对方却还是千篇一律的话。

与这位“微软销售人员”顾先生间的“拉扯”,持续了半年。宜花的行政人员、律师和荣超都已经习惯了。

4月16日下午,也就是荣超发朋友圈当日,他接到了这通来自顾先生的电话。他很惊讶。之前,这位顾先生的电话都是打到公司内部,从未打进自己的私人电话。

荣超询问对方如何得知自己的电话,顾先生说是微软法律部门给的电话。

荣超果断的拒绝,并未使顾先生知难而退。下午,荣超正在会议室开会,手机屏幕显示了来电界面,他并没有注意到。不一会,公司同事急匆匆推开办公室门,“荣总,你家怎么出事了?”荣超这才知道,顾先生给荣超68岁母亲打电话了。

得知母亲接到了“恐吓”电话,荣超急匆匆跑回家。父亲告诉他,母亲刚才高血压了,刚吃了降压药,才缓过来。

荣超母亲的电话从未在外注册过,平时和家里人联系多数用微信,因此电话号码几乎不会传到外界,尤其是商务关系上。这通电话来的很突然。

在电话里,顾先生先称呼阿姨,类似的措辞又说了一通。荣超母亲说自己不是这家公司的人,是个老人,不懂这些事情。对方称,阿姨,您赶紧告诉荣超吧,这个事一定要解决,事情比较严重。十分钟的电话,让荣超母亲的心提到嗓子眼。

荣超父亲和家里的阿姨,还有94岁的姥姥在家中,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一通电话挂断后,对方随后又回拨了两通电话,荣超母亲被吓到了,手机铃声起起伏伏,却不敢再接听。

母亲爱子心切,一听事情严重,又找不到荣超,紧张过度之下,血压由平时的130上升到180。

荣超询问了事件前因后果,气愤之下,以非法获取私人手机号,恐吓老人的名义,即刻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报警电话结束后,荣超随即又给了170开头的电话,也就是给荣超母亲打电话的号码回拨,质问其既然是微软的人,为何给其母亲打电话,并告知对方已经报警。

警方闻讯赶来家中,了解了事件经过后,用荣超提供的170开头的北京电信手机号打通了电话。警察表明身份后询问,电话却是一个女孩接听的,说自己不是顾先生,是一家物流公司。否认连三后只好作罢。警方说或许是诈骗电话,因为没有构成实质性经济损失,所以不能立为刑事案件。

警察离开后,顾先生之后又用180开头的手机号打到荣超的手机上,对其大骂一通。

荣超在朋友圈的消息中公开了三个手机号,分别为一个座机号,两个180、170开头的手机号。这三个电话背后均为同一个人,即为顾先生。

铅笔道记者拨打了顾先生的三个电话号码,座机号未有人接听,180的手机号一直“正在通话中”,而170的手机号接通了,一位男士说自己是京东众筹部门的人,不是微软的工作人员。

真真假假的顾先生

所谓的顾先生,究竟是个人还是组织?他和微软又有什么关系呢?

铅笔道在事发当日发布了一则新闻,文章下方有网友评论,“这个公司只是得到了微软授权,并不是微软公司。还有一点,他会告诉你品牌机自带系统只能个人使用而不能商用,我联系过微软本部,他们说可以。所以这家公司完全是靠欺诈牟利的。”

事实真相是否为该网友所说,所谓的顾先生,仅是一家诈骗公司的销售呢?

荣超并不这么认为。“一般一个骗子打几次电话,不成功就放弃了。这个人给我们公司打了半年的电话,还用各种身份回打了很多次电话,怎么可能会是骗子?”

铅笔道记者联系到了微软北京地区的一名销售工作人员宋彤(化名),向他提供了关于这位顾先生的些许资料,其表示微软北京地区并没有一位姓顾的销售人员。“创业公司属于中小企业,微软有上万客户,不至于跟客户死磕到这个份上。”

对方补充,“销售人员都会和客户搞好关系,一旦关系破裂,将来即使去了另一家公司,这个关系将不再是自己的资源,因此销售和顾问不会贸然做出这样的举动.除非这单数额巨大,来个狠的!”

“微软设有北区南区东区西区,北区从没听过有哪个销售人员姓顾”,而且“说实话,在外企工作不容易,为了达到目的而威胁客户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顾先生持续半年给宜花打电话寻求的license费,每个license费用600元左右,15台电脑总共不到一万。微软一个销售人员一年的业绩要求在一两百万美金以上,“为了一万多做出这种事情,真的不至于”。

宋彤介绍,微软和客户在处理license事情上,会通过发律师函的方式,或者协商解决。

版权问题,在系统软件行业永远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在多年来微软“默许”之下,很多公司用盗版已成习惯,但这并不代表微软不关心。

2017年,微软中国产权部向上百家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发出律师函,要求企业使用微软的正版软件,并提供使用微软系统的调查报告。

一个多月前,知名互联网博主@互联网的那点事 在微博发出截图爆料,自称某公司员工的人说,“实习生用微软雅黑和盗版PS,接到方正集团和adobe起诉,样稿印刷厂印了5000万张已经全国商用,公司损失2860万,裁员8个主管,42个人。自己刚好也是其中之一。”

微博截图:某公司员工的截图爆料。

微软雅黑是美国微软公司委托中国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涉及的一款全面指出ClearType技术的字体,这种字体每个字造价成本100美元左右,微软只拥有微软雅黑的使用权,真正的版权在方正手里。因此,我们只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微软雅黑,所有脱离Windows平台的商业行为,均属于侵权行为。

方正和Adobe公司的诉讼,巨额的索赔费用差点整垮一家公司,由此看出国内市场版权意识薄弱,还有软件巨头的销售方式,已经不单靠销售软件版权。

顾先生究竟是不是微软的销售人员,已经无迹可查,但可以确定的是,国内的版权市场已经出现一种隐性产业,借微软名义向创业公司索要license费用,已经形成一个“市场”。顾先生和宜花的事件,或许不是个例。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