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星李明:投后管理是帮创业者实现从「创业家」到「企业家」的蜕变
「投后管理是投资的重要环节之一,投后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帮助创始人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自我蜕变。」
在投资经理成长营5期第三次课的讲堂上,联想之星执行董事李明详尽解读了投后管理的方方面面。李明先生目前专注于TMT领域的早期投资。重点关注金融、医疗、旅游等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以及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前沿技术。
希望本篇文章对你的投资/创业有所帮助。
1.
投后管理的系统化打法
什么是投后管理的重点工作?我认为是围绕着创业者的重点工作所展开的。创业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找钱、找人、找方向,投后管理也自然需要把重点放在后续融资、关键人才和战略方向上,给予企业足够的帮助。
投后管理的基础是对项目的充分了解,能够管理变化,识别明星项目。而投后管理的终极目标,则是创业者的能力成长。
很多孵化器给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财务、法务、行政等各方面的支持,这些当然都很好,但创业者的能力才是公司价值成长的关键。我们常说,创业者能力提升一倍,公司价值可能会提升十倍。而投后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帮助创始人实现“从创业者到企业家”的自我蜕变,从优秀到卓越。
2.
信息透明化
创业者要保持与投资人的常规性沟通,这点在硅谷是惯例。通常硅谷的创业者每2-4周发一封邮件给所有投资人,包含三个内容:“Good”是指公司的好消息,通常是业务的实质性进展,或者完成新的融资;“Bad”是指公司的坏消息,可能是丢失了一个大客户,或者产品发布延期;“Ask”则是向投资人请求一些特定的资源,比如想要和某个企业建立联系,希望投资人能帮忙介绍一下。
这点在中国的创业环境做得并不好。很多投资机构为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定期向被投企业收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表,也是通常意义上的“三张表”。
但根据我的实际经验,在早期项目的投后管理中,看“三张表”用处不大。因为早期项目往往财务还未规范,收入和利润规模也没起来,没什么可分析的。
在实践中,我会使用另外一种报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核心业务指标。对于不同的企业,这些指标是高度个性化的,所以需要事先和创业者沟通,确定哪些指标才是最关键的。比如社交要看日活数(DAU),而电商则要看交易额(GMV)。这些指标都是客观数据,不包含任何预测,只填写实际发生的即可。
第二,人力资源情况。主要包括总员工数量、全职兼职比、新入职和离职的员工数量等指标。它们可以体现出公司规模的变化和团队的稳定性。
第三,现金流情况。会计准则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企业现金状况,所以这里是按照现金收付制来记录的。我们关注企业的现金余额、现金收支和现金消耗率(Burn Rate)。这可以帮助企业控制试错成本,在发现企业烧钱太猛的时候,可以提醒公司适当踩踩刹车。
3.
服务产品化
投后服务往往都是很个性化的,需要一对一来做,成本非常高,我们解决的方法是把投后服务变成可以标准化的产品。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还能做到快速迭代,持续不断地升级和优化。
就拿“找人、找钱、找方向”来说,最难产品化的是“找人”,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高度个性化的,很难标准化,投资人往往是依靠人脉或者猎头公司的合作来解决。但“找钱”和“找方向”实际上是可以产品化的。
我们通过创业CEO特训班这个产品,解决创业基础的问题。很多创业者是第一次创业,创业基础也是有高有低,有些欠缺财务知识的创业者,甚至分不清折旧和摊销的区别。通过特训班,可以帮助创业者全面、系统地获得创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建立人脉,结识优秀的创业者,彼此分享经验。
为了解决找钱的问题,我们推出了一个叫做“融资Workshop”的活动,目标是提升被投企业的融资综合能力。这个参考了YCombinator帮助企业打磨和完善路演(pitch)的活动,会定期聚集有需求的被投企业,大家一起做实战演练,互相帮助提高。活动的流程是标准化的,一次活动可以有许多企业参加,这样就能解决“普遍吃饱”的问题。当然,对于少数重点项目,还需要有针对性地投入精力去做个性化服务。
而对于找方向的问题,我们采用一种叫做“战略讨论会”的服务形式。虽然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交流,但参加前企业需要准备大量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框架则是标准化的。正是因为前期的准备,在讨论会上很快就聚焦到战略的实质问题,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初步建议。
4.
企业社群化
“投资组合”其实是一个二级市场的概念,对于早期机构来说,大家越来越觉得这个概念不太适合。被投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不是一个单向的管理关系,而是一个双向的互动关系。而且投资机构不应该成为一个中心节点,整个网络应该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结构。
所以国外早期投资机构有一种理念,不要再叫“Portfolio”了,应该改成“Community”,也就是社群的概念。现在国内也有很多机构把被投企业定位成一个大家庭,叫做“某某系”或者“某某帮”,也是这个意思。
好的社群是自连接的,项目与项目之间相互协作、资源互换。社群成员越多,产生的组合就越丰富,社群的能量也就越大。投资人和被投企业之间也是平等的关系,相互扶持,共同发展。
投资人可能在同一领域布局多家上下游企业,这时也需要投资人创造性地推动被投企业之间分享与合作,这些企业之间可能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5.
资源平台化
资源是业务的加速器,对初创期公司很重要。被投公司所处的行业不一样,阶段不一样,资源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一对一”地寻找和对接资源会非常低效,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多对多”,也就是搭平台。
投资机构可以针对性地在资本、人才、品宣、业务等方面搭建平台,比如和其他投资机构、FA、猎头公司、媒体等资源方保持良好关系,并向所有被投企业开放,让企业能够在平台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
资源平台化解决的也是“普遍吃饱”的问题,对于重点项目,一定要量身定制关键性的资源,而优秀的项目往往也会把可以触达的各种资源用到极致。
6.
关于投后管理的一些思考
投后管里对于一个投资人来说,既重要,也不重要。说它不重要,是因为它确实不是“万灵药”,选错育难,再强的投后管理也不能把一个问题项目管成一个明星项目;说它重要,是因为它确实是投资人的必修课,投后管理不同于投资,不只是可以锦上添花,往往也能够雪中送炭。
在日常的投后管理工作中,不要走极端。不是说企业要找钱,投资人就得变身FA;企业要找人,投资人就得整天去当猎头;企业要找方向,投资人就跳进去当联席CEO,甚至把创业者挤走。投资人要明确自己副驾驶的身份,站在资本的视角去审视创业,做投资人该做的事。
在深入做过投后管理工作以后,我个人的一个很深的感受是:如果说创业公司的瓶颈在CEO的话,那么投后管理的瓶颈就在投资人了。投资人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积累,直接决定了投后管理的质量。想要让投后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除了借鉴一些方法、优化一些流程以外,最关键的还是投资人的自身修养。
现在已经是AI时代了,也有人说可能连投资人都会被AI替换掉。虽然我觉得在短期内这还只是危言耸听,投资毕竟是门手艺活。但这种说法也启发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投资人的职业护城河到底在哪里。
做投资要有“工匠精神”,在我看来,这就是投资人的护城河。把每一次投资当成是一件精雕细琢的作品,通过创造性的投后管理,不断打磨,精益求精,目标是和创业者同道同行,共同打造一家伟大的公司。这样的投资人,无可替代。
来源 | 天使茶馆(tianshichaguan)
猜你还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