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计葵生:大数据定位 投资者适配更准确

陆金所计葵生:大数据定位 投资者适配更准确

如何利用大数据解决投资者适配性问题?

6月10日,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7科技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要把Fintech做好,基础是要做好KYC(了解你的客户)。一方面是对客户风险承担和投资能力的识别,用投资门槛做好区分;此外,互联网线上平台的角色,应给客户提供更多投资的机会,而KYC之后,通过分散投资,有望在合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投资人的投资需求。

计葵生表示,传统的客户风险承担能力识别,是让客户签一些文件,回顾一些问题,包括“你的教育背景是什么,你的投资是什么,你的资产是多少,你的年收入是多少”,陆金所在过去四五年,从一开始就做了。

但陆金所逐渐发现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有的客户填写资料平均月收入5000元,但半年间在陆金所投资了50万元;另外有人填写年收入100万元,但同期在陆金所平台只投资了1万元。

“其实我们发现完全看客户填的资料,不是很准确。所以过去两年,我们做了两个维度的KYC制度。”计葵生表示。

除了上述传统的客户自己提供资料的维度,另外一个维度是客观看客户的资产和投资实力,包括各种其他数据和客户在陆金所平台的投资行为。基于此,对每个客户制作评分卡,分成五类(C1-C5,分别为保守、稳健、平衡、成长和进取型)。同时,资产端也把所有产品,按风险从低到高分为4类(R1-R4)。

据计葵生分享,根据陆金所的历史数据,评级为C1的客户,投资金额较少,且投资产品中90%都是最低风险等级。同时可以看到C5的客户,低风险产品大概只占他投资的10%,投资占比最高的是R3类具有一定风险的产品。

在计葵生看来,金融科技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建立线上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多投资机会。在这中间,关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一方面是门槛问题,另一方面,是否可以通过分散投资,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拓宽投资人的投资范围。

计葵生分享了陆金所的一个观察:

投资者投资金额在陆金所平台上超过5万元的分有三类。其中一类是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一类是投资金额在50万到100万的;一类是投资50万元以下的。

根据陆金所及结合第三方数据的分析结果,在陆金所平台还没有投资到百万元的客户,但符合新合格投资人条件的,大概占比为80%。该比例在陆金所平台投资50万元以下的客户总的占比约为65%。

这也就意味着,在今天已经有很多数据衡量方式的前提下,可以有更好的服务模式,在满足合规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投资人的投资需求。

来源 | 整理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转载请注明来源

协会出品

必属精品

微信号:gifa2014

投稿/合作:271267091@qq.com

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是全国首家由政府批准成立省级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作为协会官方微信,是全国性互联网金融自媒体平台,是所有关心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人士的聚集地,汇集行业新鲜资讯,专注行业报道与解读。

广告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