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加快构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加快构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2018年1月22日至28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教育界委员们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建言献策,关注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首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困惑,也是全国教育界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上面对的挑战。故而编发以飨读者。———编者

“市政府工作报告里今年又提到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已连续多年呼吁构建北京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今年市政府把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上日程让陈丽兴奋不已。“之前已经连续三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没有提到这件事了。”

陈丽告诉记者:“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就是要搭建一个完整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城市发展,这是一个新的思路,也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现在只是富起来还不能解决社会安定、和谐等诸多问题,很多矛盾需要依靠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让人们有幸福感和安定感。这既是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一个城市快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需要。”陈丽如是说。

随着社会发展,百姓需求在发生变化,他们需要提升自身能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拓展兴趣爱好,从而提高他们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这是新时代百姓的新需求,也因此产生了新的矛盾。

“仅靠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支撑和满足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的需要。”陈丽表示,学校更多的职能是对职前阶段的培养,其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学科的、体系化的教学,与学生就业关系较大。“而有终身教育需求的人群绝大部分是为了享有更幸福的生活,需求的方向也会非常碎片化,相对不成体系。”

因此,陈丽建议,终身学习需要建立体系,调动全社会的资源,由市民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多方投入,让市民能够随时、随地、随心学习。“这个工作只靠教委推动力度还远不够。”

在陈丽看来,这项工作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改革,体系建立需要涉及各级政府、开放大学、社区、各类社会就业机构、社区和养老机构,非常复杂,是一个系统创新工程。

“我国应探索建立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终身学习成果的认证做好制度准备。通过建立各种学习方式、各类学习成果和各种就业经历之间的认证制度,比如累积到足够学分学员就能够拿到学历证书,让百姓真正享受到‘学有所教’。”陈丽说:“这样无论是对在职人员提高从业能力,还是退休人员或者孩子,他们都能依托一个体系获得教育服务。让老百姓在北京这样的学习型城市不仅获得能力的提高,而且生活的幸福感也随之加强。”

在调研中陈丽发现,福建省、上海市、云南省、太原市等区域和城市因出台了地方终身学习促进条例,当地市民安居乐业,取得了很好的阶段性效果。“北京也应尽快推动相关条例出台。”陈丽呼吁。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