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个性化需求带来流量转化压力,广东人最懂货
近日,洋码头2019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落幕,这是洋码头首次在国内召开全球招商大会。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表示,之所以首站选择广州,很大原因是广州历来作为商贸云集之地,在跨境电商产业上的商贸资源、配套服务以及监管体系都非常发达。在大会结束后的采访中,曾碧波畅谈了洋码头在行业大环境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如何以“性价比”和“个性化”战略突围。
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
流量转化压力来自新需求
2018年经济下行的趋势使得用户的购物决策路径和时间逐步拉长。曾碧波表示,以前用户消费一个3000元的包包不成问题,但如今可能购买1000元的包包都需要思考良多。“用户在消费上有顾虑,这是事实。”加上电商法的落地使得跨境电商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整个跨境电商行业似乎陷入了寒冬的悲观情绪中。
曾碧波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户开始呈现“性价比消费”以及“个性化消费”两种态势。“他们的品质观念通过消费升级后降不下来了,需要用低价维持原来的消费品质。同时,还希望鞋子要穿国内没有的品牌,化妆品要具备医美级功能”,曾碧波表示,90后用户群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尤其旺盛。
据了解,洋码头近一年从外部投放获取的新客大多数都是90后,90后占到了其整体客群的40%-50%。曾碧波告诉南都记者,目前60%新流量大部分来自抖音、快手和B站等,而洋码头平台本身的小视频内容渗透率也非常高,15%-20%的用户会访问小视频,这样的流量获取方式低价快速。
不过,曾碧波向南都记者坦言,目前流量转化依然面临压力:“现在新用户对东西比较挑,不像以前一个口红就能转化。 90后需求更个性化,他在直播里转化率不够,但是直播的客单价比较高。他们比较谨慎一点,需要时间去转化。”
敏捷供应链是盈利根基
曾碧波向南都记者透露,洋码头半年前已经实现了盈利,其中“轻”供应链体系是得以实现盈利的根基。
据了解,与大部分走保税模式的跨境电商不同,洋码头是以买手制为主的直邮模式,大部分商品不存在库存。曾碧波表示跨境消费在未来一定是以个性化为导向,不一定是解决刚需,洋码头目前的敏捷供应链体系更能适应这样的消费趋势。相比于深度供应链,他认为敏捷供应链可以赋能上游中小企业,用买手来帮助中国消费者选品,组织更好的海外商品入境,“这个时候消费者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
因此,在轻供应链体系下,洋码头将大量精力用于挖掘买手。“去海外挖掘买手,他们选品能力很强,对货的敏感度很好,对粉丝关系运营得很到位。我们就去赋能、培训他们,教他们做直播、申报海关、如何用物流、怎么收资金、怎么上架商品等,公司收益会更好”,曾碧波认为,海淘不会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消费形式,但却是重要的补充手段,在解决消费升级和消费替代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正因如此,洋码头必须认清自己的定位,“宏观来讲这个行业空间足够大,不能小看这个市场。”
不过,曾碧波向南都记者坦言,敏捷供应链也存在运营难点,那就是需求的不可预测性。他表示上述提到的个性化需求就是不可预测需求,这对供应链的敏捷反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原则上来讲库存不能备太多,基本上这个供应链有很强的数据驱动,每天去看你的选品、更换你的商品逻辑。”
此次招商大会的首站选在广州,曾碧波也谈到了广东用户的消费特征,他表示平台六成的个性化消费中,广东用户的占比是最大的,远超北京上海。另外,广东用户对商品的需求多元化,大部分都很“懂货”,洋码头也希望借此机会夯实广东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采访最后曾碧波正面回应了南都记者关于上市的传闻,他表示上市或许明后年才会考虑,至于在哪里上市他觉得并不重要。“首先还是先做好盈利。”
采写:南都记者 徐冰倩
作者:徐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