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二十四城记》 是当代和历史的衔接


 

  伴随着电影《二十四城记》的上映,一本叫《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的书近日也面市了,它的作者就是导演贾樟柯。与电影的有限容量相比,该书更全面地记录了贾樟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采访的一百多个工人师傅的故事。有不少人认为《二十四城记》可以看作是贾樟柯走入商业片道路的尝试,但是贾樟柯说,“如果谈到转型,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转型,我第一次把摄影机对准了不单是当代,而且有历史,《二十四城记》是当代和历史的衔接。”

 

  据贾樟柯介绍,实际上他在很早以前就写了一个剧本,是关于工人的,叫《工厂的大门》,但是写完一直没有拍,因为原来剧本更多焦点放在社会层面,没有更多新的观点和发现。一直到2006年看到一条新闻,全国单笔土地交易最大的一个交易,成发集团,成都有三万职工十万家属这么大一个国有老厂把土地卖给了一个地产公司。这个地产公司一年之内就把所有厂房拆掉,要变成一个楼房,叫二十四城。

 

  在这个背景里,他发现这个土地变迁背后其实有无数人的记忆,有他们50年生活所有的痕迹在里边,但是都像弹烟灰一样灰飞烟灭了。“当时就想拍一个纪录片。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差不多采访了一百多个工人师傅,在这个采访的过程里,最后你采访这么多,电影只能用到五个,因为电影的容量比较有限。那时剪片的时候就萌生一个念头,我要做一本书,把那些比较珍贵的,讲述质量非常高的工人师傅的访谈做一本书,叫《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电影去年5月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之后,我们就一直在编这本书。”

 

  由于在电影《二十四城记》中使用了大量的明星,不少人将其看作是贾樟柯商业化的转型,贾樟柯说,“如果谈到转型,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转型,我第一次把摄影机对准了不单是当代,而且有历史,这个电影是一个今天跟历史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