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映式上,管虎和黄渤向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赠送《斗牛》9月11日公映纪念邮票和纪念T恤。
入选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中国电影《斗牛》讲述一个老乡为了保护根据地的奶牛与日军、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该片导演管虎和主演黄渤在威尼斯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管虎表示虽然对票房没有太大期待,但还是希望上海观众会喜欢这部“现代电影”。
前晚,《斗牛》剧组在威尼斯设的庆功宴仿佛是一个“中国之夜”,除了管虎夫妇和黄渤夫妇,《透析》导演刘杰、纪录片《1428》导演杜海滨、《成都,我爱你》导演陈果等均有出席。席间,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还特意捧场,与管虎、黄渤相谈甚欢。精通中文的穆勒尽管还是听不懂黄渤在片中的一口山东话,但他称赞黄渤表演精湛,堪称是“中国卓别林”。黄渤则表示今后将尝试不同角色,不断精益求精。
管虎 远离战争、民族、正义
早报: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管虎:我很长时间没拍电影了,几年来我一直过着比较平稳的生活,但有点不满足,希望恢复到以前的热血状态。
早报:电影结尾有一段讲述1939年荷兰乳牛被海运到中国的纪录片,纪录片是真的吗?
管虎:你看像真的吗?那是我们花大力气做的。拍了一部分,做了一部分,为此我们还特别请了一个70多岁的老外来配音。因为现在的人说英语的语气都不是那个样子了。
早报:很多人看了这个片子会想到姜文的《鬼子来了》。
管虎: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你看过这两部电影,肯定会知道它们反映的精神内涵是不同的。我的电影没有打算探讨国民性,也没打算探讨中日两个民族之间孰优孰劣,而是从普通的生命角度看待世界。战争、民族、正义离这个电影很远。“牛二”连“人”和“八”也分不清楚,他只知道一群穿灰军装或黄军装杀人的人。我们想表达的是他身上的优秀品质,比如信守诺言、重视友谊等,这些都是随着我们年龄增长可能丢失的东西。如果非要把这两部片子拉在一起比较,我觉得还要感谢《鬼子来了》,它毕竟是一部举重若轻的电影。
黄渤 未来不一定只拍喜剧
早报:马克·穆勒盛赞你是“中国卓别林”,未来在喜剧的道路上你要怎么走?
黄渤:我不否认喜剧挺好的,它需要智慧和幽默,但我不一定只拍喜剧。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最近这一两年我已经做了别的尝试。
早报:电影昨日也在中国内地上映了,你们对票房有什么期待?
黄渤:这部电影有它的难处,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片。我们宣传的时候可以把它当做喜剧、爱情片或者战争片。虽然它长了一张类型片的脸,但很难说它是哪种类型的电影。
管虎:我们对票房并没有那么乐观。不过,我还是想引领一下上海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口碑。说实话,我对上海观众最担心(因为上海观众喜欢看城市生活故事)。其实这是一部拍给现代观众看的现代电影。不要看黄渤扮演的农民脏兮兮的,我们希望通过使用特别的叙事方法(影片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传递现代的东西。
早报:电影里面黄渤说的是“山东话”,闫妮说的是“东北话”吧?
管虎:对,我们尝试一下,也许上海观众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