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持续繁荣 '大片'大热背后有四隐忧

  大胆的投融资模式、充满人性的拍摄理念和强大的发行放映手段,让近期公映的《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等影片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颇受好评。

 

  在江阴举行的第19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不少专家学者指出,国产大片的崛起,反映出我国电影产业进入空前繁荣的新阶段。但必须清醒看到,“大片”大热的背后,中国电影依然存在“档期失衡”“贴片与植入广告过度”“票房发布机制缺失”以及“技术改革滞后”的四大隐忧。

 

  档期:“一统天下”还是“百花齐放”?

 

  为躲避一些大片,今年电影“扎堆”上映的现象异常突出。各大院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本是电影市场淡季的6月,竟有30余部影片上映,票房无一部过亿元,大部分都亏本;7月共上映14部,除《唐山大地震》等三部影片盈利外,其余均亏本;8月共25部“拼杀”,亦盈少亏多;今年上半年,所有上映影片,真正赢利的不足一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会军认为,在少数影片“一统天下”的背后,中国电影似乎有“泡沫化”的风险。“部分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多数电影却难赚钱”的现实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惨烈竞争”的局面。

 

  “究其原因,与档期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认为,由于一些制片方、发行方、院线方在放映场次、推广策略、发行时间、票价制定、上映时机、放映频率等方面形成垄断联盟,以保证影片的排片数量,造成少数影片“一统天下”的格局,使观众别无选择。

 

  “这就使一些质量不错的小成本影片或艺术片,只能选择海外电影节作为求生通道,势必造成中国电影市场仅靠几部‘大片’支撑、无法形成一定数量和类型的规模发展效应。”张会军说。   

 

  本届电影节嘉宾、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认为,几部“大片”占全年电影票房总收入绝大部分的情况愈发明显。“这种看似‘以市场为导向’的局面其实不符合市场规律,或多或少地打破了电影市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

 

  据记者了解,像《纳尼亚传奇》《疯狂的石头》等诸多在非“黄金档期”上映的影片,通过良好的市场运作同样获得了丰厚的票房回报。可见,“黄金档期”并非电影高票房的必要条件。   

 

  张会军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在档期方面予以适度引导,特别要加快构建文艺类、惊悚类、喜剧类等类型电影院线,不仅能满足观众的不同口味,而且有助于电影制片方埋头提高电影质量,而非疯抢“黄金档期”。

 

  广告:“肆无忌惮”还是“要有底线”?   

 

  9月,因不满影片《唐山大地震》贴片广告时间过长,西安观众陈某以侵权为由,将影片版权方、发行方和影院一同告上法庭。  

 

  无独有偶,就在本届电影节开幕前一天,深圳两名影迷也以同样原由与某影院对簿公堂,索赔精神损失费1元钱。   

 

  不只是贴片广告。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在今年“两会”上提出“植入广告侵犯观众权益、亟待规范”的建议。国家工商总局答复表示,将作为专题认真研究,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贴片与植入广告已成为电影产业投融资模式的重要一环,对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有积极意义。“但是,当观众‘边哭边看广告’、广告‘被关注’而非‘被融入’时,结果是作品‘完整了’、氛围却被打破了,品牌关注度高了,美誉度却低了,电影赢利了、口碑却差了。”本届电影节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贾磊磊研究员说,任何种类的广告都得有个底线,观众烦的不是这种形式,而是其拙劣的表达。

 

  据记者了解,2004年和2009年,广电总局两次下发关于加强规范影片贴片广告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电影院要预先公告贴片广告时长,且不得占用放映时间。而对于植入广告,我国现行法规没有约束。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等业内人士认为,贴片与植入广告不能挑战观众的情感底线,有关部门可借鉴别国经验,根据作品题材和类别对制片方、院线方等各环节的广告内容、数量、时长、方式等予以明确规定。此外,可适当提高票房预期较高影片的贴片和植入广告价格,以减少广告数量。

 

  票房:“数出多头”还是“统一口径”?

 

  今年,“电影票房风波”不断:上半年《阿童木》首周票房只有1700万元,被制片方虚报为4000万元,最终真相大白;下半年《唐山大地震》首映后,制片方于同一日对外公布三组不同的“首日票房”数据。之后,院线方、该片导演等也相继对外发布票房数据,受到各方质疑。

 

  不少专家指出,票房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特别是随着诸多影视企业相继上市,它已成为评判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事关亿万股民的利益。可是,票房竟有政府部门、制片方、院线方、导演等这么多发布源,不仅真实性、权威性大打折扣,而且是对股民权益的侵害。

 

  尹鸿认为,由于我国电影票房发布机制不健全、统计手段滞后,有关部门不得不依靠制片方或院线方等“利益攸关方”的数据进行常识性推算,这会造成很大误差。   

 

  资深影评人范丽珍认为,目前,电影票房发布没有监管和约束机制,从制片方到院线方甚至电影导演,为带动票房提升而肆意夸大票房以吸引观众掏钱看片的情况依然存在。   

 

  不少专家建议,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首先要摆脱“票房GDP主义”“政绩票房论”的思想束缚,多关注电影内涵、少鼓吹电影票房;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网络统计平台系统建设,可考虑在重要时间节点发布重点影片的关键数据;有关部门应禁止上市公司和导演擅自公布票房,避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技改:“人才匮乏”还是“行业浮躁”?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近期上映的《剑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影片的片尾,总能见到一长串韩国人名单,这是制片方邀请的国外特效制作团队。   

 

  记者了解到,时长140分钟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有关地震的戏份不足5分钟,竟特邀70余名外籍专家,耗时8个月,花销5000多万元,占制片总预算的三分之二。  

 

  本届电影节组委会委员、该片导演冯小刚说,他真不敢把地震特效制作交给自己人,因为他们对拥有5000多个功能的进口设备,最多只能利用不到500个。   

 

  “当前,专门从事视、听、声、画等特效制作的人才奇缺,科技含量低是中国电影的‘软肋’。”张会军说,这与影视院校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有很大关系。 

  

  “人才匮乏与行业环境有关。”知名导演杨亚洲认为,“明星效应”的速成模式成为当前电影圈的“培养机制”,浮躁的娱乐心态掩盖了电影严谨、细致的技术革新。社会上频现报考表演、导演专业的人十倍甚至数十倍于电影科技专业,毕业生纷纷改行当演员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本届电影节的“中国电影科技论坛”上,不少专家建议,建立电影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刻不容缓,特别是在各大电影节增设舞美、剪辑、音效、置景等科技奖项。另外,必须加快电影科技人才培养,在教学科目设置、师资力量引进、国际交流项目等方面要同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