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国产电影虽然已经进入以“亿”(人民币)为单位来作为票房指标的时代,但对比下最近《加勒比海盗:惊涛怪浪》全球票房破10亿美元的新闻,你就会发现中国电影在投入产出这块仍然在起跑线上:《加勒比海盗4》在北美收获2.34亿美元,海外则高达7.74亿美元。在北美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的今天,好莱坞已经选择了以北美票房为基础,放眼全球的策略。国产电影现在是否具备了冲出国门在海外市场攻城掠地的实力呢?《洛杉矶时报》在近日刊发一系列报道,聚焦中国电影,对近年来不少在海外发行的中国电影进行了分析。仅仅从票房来看,许多在国内市场创下佳绩的国产影片在海外市场的境遇十分尴尬。
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无力
中国电影一直渴望打进海外市场,但至今成就寥寥。《让子弹飞》在中国国内票房超过1亿美元,是有史以来票房收入最高的国产片,但它在美国根本找不到发行商。冯小刚2010年大片《唐山大地震》票房收入将近1亿美元,在美国上映时奇冷无比,仅仅收入6万美元。吴宇森的《赤壁》在中国国内来说算是好莱坞式的巨制大片级别,结果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观众根本不买账。对中国电影来说,世界电影市场的门槛很高。
2010年,美国国内票房总收入106亿美元,几乎全部来自美国电影;而中国电影票房收入15亿美元,44%来自美国电影。
历史文化拍不清
探究中国电影在美遭遇滑铁卢的根源,原因多多,涉及到文化、语言、产业、技术、思维方式等等诸多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的拍摄方式与西方观众观影习惯有较大差异。
很多中国大片的历史文化传统元素过多,常常给普通西方观众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让子弹飞》还好,观众可以理解是被压迫的民众揭竿起义反对腐败的官员,这在中西方历史文化里都屡见不鲜。但《赤壁》这种电影,就需要观众对中国汉末的政治文化有些了解。而且,用类似美国电影人讲述乔治·华盛顿故事的方式讲述一个中国三国时代地方诸侯的传奇,总让人感到有些不协调。
中国电影的题材一窝蜂地偏向古装和搞笑喜剧,当然难让西方观众理解和欣赏(对古装、武侠等类型已经有一定的审美疲劳),同时很多华语古装、喜剧片都显得空洞、生硬,主题含混复杂,不符合类型片的套路,在票房上显然没有吸引力。
讲故事是个大问题
中国电影现在的叙事能力已经成了观众诟病的主要问题之一。华语片的剧情很多都是“走到哪儿说到哪儿”,可能会有妙语连珠或者灵机一动的天才点子,但结构比较松散。西方观众更习惯接受的故事往往具有希腊戏剧三段式叙述的严谨结构。中国电影这种类似于章回小说式的叙事方式也让西方观众不容易进入故事当中去。
“好莱坞制作的不是美国电影,它制作的是能吸引全球观众的电影。”《洛杉矶时报》在报道里引述一位中国电影专家的话说,“但中国电影拍摄者们总下意识假定观众能很好理解他们的故事。这样拍出来的电影,就会给中国文化背景以外的观众带来观影障碍。” 而一部好电影,必须是对中外观众双方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不是格外侧重一方。
我们相信,真正优秀的作品,或者真正好看的电影,应该是超越国界的。就像我们可以欣赏欧洲、美国的电影一样,西方人也完全可以看懂、喜欢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在将来肯定可以走出去,在国际上与好莱坞一较高低。但在今天,我们似乎还有很多功要练,很长的路要走。
下一页
华语电影闯北美 目前只是赔本赚吆喝
上一页12下一页